11月25日上午,厦门大学经济学院统计系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杨灿受邀前来我校统计学院作题为“中国的产业关联和关键产业——基于投入产出表序列的考察”的讲座。统计学院院长罗良清、副院长罗世华、学院教师代表与全体研究生聆听了此次讲座。讲座由罗世华主持。
杨灿在讲座中介绍了产业关联的基础和框架,产业关联基于投入产出对称模型:Leonief系统和Ghosh系统,而测度产业关联效应通常会采用计算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方法。杨灿总结了当下产业关联分析的误区和症结,并提出完整的产业关联测度方法体系。在这个体系中,考虑了直接关联效应和完全关联效应的区别、多元关联和一元关联的区别以及加权测度的问题。
随后,杨灿介绍了如何在关联测度的基础上甄别关键产业的方法。在这个方面,杨教授向我们展示了基于产业关联测度的关键产业甄别框架和各类产业的具体识别框架。他展示了部分简要的分析结果,这些结果科学的表现了25年间中国的产业关联、关键产业状况以及演变轨迹。
最后,杨灿就以上的分析,总结了三点结论: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可以科学测度和综合分析各产业的关联效应;一套完整的方法体系可以合理的定位、甄别或识别关键产业;近25年来,主导产业始终是工业部门,而支柱产业发生了显著变化,这是本世纪中国产业关联结构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和趋势。
罗世华指出,杨灿从理论构建完整的方法体系从而科学规范的测度了经济产业的关系,这是一个伟大的创新,也希望统院学子可以从中吸取经验。(图文/统计学院 贾晓天 李忆 编辑/姜莹)
【延伸阅读】
杨灿,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厦门大学教学科研重要岗位(王亚南经济学)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组成员(统计学)、厦门大学统计学教授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国民经济与核算研究所所长、福建省统计科学重点实验室联合主任、《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副主编、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首席专家、国家精品课程《国民经济统计学(国民经济核算)》主讲和负责人、中国国民经济核算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理事、福建省统计学会副会长、《统计研究》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