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校园广角

首页>>校园广角>>基层风采>>新闻列表

遥遥池州行 硕果终在握

 

 

 

自7月6日从校园出发起,至7月19日返回校园止,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三下乡暑期调研队来到安徽池州已满两周,朝起暮归,躬耕不辍,在这里收获的是一份宝贵的实践经历,感受的是一场丰满的创客情怀。虽是异乡客土,不减满腔热爱;虽非象牙塔下,仍旧孜孜以求。亦行亦求索,一步一花开。

怀梦行

每个远行的人都怀有一个不同的梦,三下乡队伍怀揣着16个不同的期待来到安徽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进行暑期调研,满目憧憬,神情热切。池州是长江南岸重要滨江港口城市、我国第一个国家级生态经济示范区,第一诗村杏花村便位于池州,历史气息厚重,发展前景巨大,三下乡队员暑期调研梦想将在这里开花结果。

初到池州,梦想所在之地神秘面纱渐渐揭开。为尽快适应实践调研环境,同学们在池州江南电商产业园负责人带领下参观园区,感受创新的乐趣与激情。从富有人文情怀的“创客咖啡”,到极具创新精神的“众创空间”,再到孵化人才的“培训中心”,同学们详细了解工作环境,同时深刻感受到园区内“互联网+”所带来的创新气息,感受到电子商务发展的魅力。而这些,正与大学生富有激情与创新精神的脉搏同息而动。

惜此时

池州江南产业集中区即是实践的平台,更是学习的平台。同学们分外珍惜在这里的实践工作,众人碌力工作的同时及时反馈并分享经验,不断学习。在详细了解园区工作结构的情况下,队员们根据各自优缺点差别化分配工作,从招商引资、制度汇编、网络建设和开园仪式四路出击开展调研实践工作,并且实行轮岗机制,确保同学们多方位、宽领域参与实践工作。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在此期间,学生党员积极践行“两学一做”,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更为三下乡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招商引资到实地考察,从文案编写到网络宣传,处处涌动着学生党员身影。在学生党员的良好影响下,三下乡团队一行人热情满怀,时时处一线,事事争优先。

看似索然无味“朝九晚五”般地工作,在热情的洗礼下依然时时焕发出美妙的光彩。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三下乡调研,让同学们充分爱上这里,因为热爱,所以珍惜。

勤奉献

因奉献而付出的时间最宝贵,因他人笑而笑的笑容最美丽。三下乡期间,安徽正值暴雨天气,受此天气影响,安徽多地受灾严重,城市内涝、农田被淹,给人民造成巨大财产损失。听闻此消息,7月11日,队员挤出工作时间,主动跟随江南电商产业区负责人赶赴梅龙街道双惠村、桐梓山以及大同村等多处受灾地点,看望慰问当地受灾群众

抵达目的地时,同学们主动向村民了解受灾情况,勉励他们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绝望、不失望,积极抢险救灾。与此同时,同学们积极帮助江南电商产业园将各类救灾物品有序发放至村民手中。不仅如此,队员们更抄起铁锹、扫把等工具,奋力帮助居民清除室内积水,打扫家庭卫生,并鼓励他们战胜困难、恢复生产、一切向前看。

三下乡队伍义不容辞向灾区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互相帮助,手拉手向前进,体现了江财人的勤于奉献,甘于吃苦的精神风貌,体现出作为社会一份子应有的担当。奉献力量,服务群众,看似轻易能说出口的话,承载的是沉甸甸的充满爱的行动。

化蝶归

          三下乡调研实践工作止于7月19日,同学们意犹未尽、恋恋不舍。在这里,收获的不仅仅是社会实践知识,还有遇事不乱、处变不惊的心态和坚韧不拔、善始善终的处事风格。即将离去的同学们不舍的是宝贵的实践工作、厚重包容的这一方大地还有热情好客的人们,然而离别是为了蜕变,为了化蝶。两周的三下乡实践,同学们从中汲取到丰富的经验和知识,极大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此间事了,坚韧不拔、勤学向上的品质亦将历久弥新。他们怀梦而来,化蝶而归。(图文/经济学院记者团  熊桃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