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七月份以来,进贤县温圳镇街道上里经常可以看见一队白色的身影在穿梭,为这个拥有千年底蕴的古镇增添了一丝别样的清新。他们在集体出行时扛着一个大旗,风会扬起旗帜的边角,“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传媒联盟暑期三下乡团”一排大字十分醒目。
春晖初耀,桃李新芽
从刚来到温圳集市招生时,借桌椅,被质疑的尴尬,到现在两条街都知道财大来的一帮大学生在做义务支教,这其中的坎坷不易即使是第三小队成员自己也难以说尽。目前为止,第三小队共在杨溪村和温圳青年活动中心开设了两个授课点,接收学生47人。最小的孩子5岁,才刚满幼儿园毕业的年纪,而最大的孩子已经初三毕业了,即将踏上高中的新征程。由于学生年龄跨度大,兴趣点差异大,第三小队采取了因材施教,分批教学的方式,错开不同年龄段孩子的上课时间。
由于连日的高温,队员叶雪玥因为中暑而在寝室休息。但是,在上课期间就有孩子拉着我们问:“老师,小叶老师呢?”
“小叶老师生病了,明天才能来教大家。”
“那后天呢,叶老师来吗?”
“当然来,叶老师很舍不得大家的。”
“那后天呢,大后天呢,超级大后天呢?”
“来来来,之后小叶老师都会在的。”
孩子听到了满意的答复又转过身去写作业了,教员们却被孩子们稚嫩的话语深深感动着。课间时,看着满操场疯跑的孩子,有队员笑着说道:“现在真有种当爸妈的觉悟了。”
深入机关,体验工作
上午对孩子们的授课结束后,第三小队会组织去到一些当地政府机关进行学习和体验。温圳留守儿童档案整合,残联资料录入,互联网新渠道宣传等等,不知不觉已经在许多科室留下了江西财经大学的足迹。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有一份涉及全镇百分之八十人口的调查结果需要统合整理。当队长抱着厚厚一摞,高度超过鼻尖的文档走进来时,大家不约而同的发出一声惊呼。“我知道在座的各位可能绝大部分从高三之后就再也没有见过这个厚度的纸质文件了。但是我也相信大家肯定没有忘记咱们来到温圳的目的:学知识,长才干,做贡献!”队长放下文件,怕拍手开玩笑说道,“革命尚未完成,同志们还需搏命呀!”
短短几个下午,整整两万五千份档案的汇总核对,通过核对的过程中,队员们对温圳的了解也更加的深刻和透彻了。当我们把整理好的文件交回到主任办公室,赵主任诧异的说道,“你们居然全部做完了?!江西财大的学生能力就是不一般。”自豪,只有自豪感,连续几天枯燥乏味的工作都被强烈的自豪感一扫而空。我们,在外即是江财形象。
足迹结结,上下求索
第三小队三下乡的旅程还未结束,也还会有各种各样的挑战和欣喜在不远处等待着。温圳,这个闲适的千年古镇,从淳朴的民风到透过葡萄架漏下来的阳光,对了还有多汁甘甜的本地大西瓜都有让你不得不爱的理由。我们愿意为她铺洒青春,愿意守护这里孩子们的笑容,愿意在我们离开时人们对我们的评价不是来过,而是留下了。
但凡青年依旧,必当竭心尽力!
文/熊家林
图/周梦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