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校园广角

首页>>校园广角>>基层风采>>新闻列表

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来我校学术交流



       近日,应信息管理学院邀请,中国人民大学孟小峰教授在荟庐H302会议室做了题为《大数据融合与分析技术》的报告。校首席教授万常选,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毛小兵、教务处副处长廖国琼、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沈波及50余名师生聆听了报告。报告由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杨勇主持。
       孟小峰教授在报告中指出,大数据提出的动因来自数据产生方式的转变,即由传统的运营式系统(数据被动产生)到现在的感知式系统(数据自动产生),对大数据的理解要从数据的粒度、广度和密度三个维度来理解,希望通过大数据管理方法对各类数据源进行融合,从而回答已知或未知的问题,代替目前只能由数据科学家来完成的工作。
       对大数据面临的挑战,孟小峰教授总结了传统数据库与大数据的关系,形像比喻大数据为数据湖(data lake),指出传统数据库是先有模式后有数据,而大数据环境下是先有数据,再从数据中提取知识或模式。大数据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融合、计算、存储、分析和隐私保护等。孟小峰教授重点谈了其中的融合和隐私保护,分析了科学大数据、公共安全数据及Web数据三个大数据融合案例及所面临的挑战。在大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上,分析了传统稳私保持方法无法适应大数据隐私风险的需求,提出主动防护的策略及隐私管理推荐框架,希望借助机器学习来自动推荐隐私管理策略。报告结束时,孟小峰教授提出了几个值得大家深思的问题,包括大数据的局限性、大数据支撑的新产生何时出现、如何不被大数据误导等。
       孟小峰教授
的报告关注前沿,通俗易懂,例如利用《乡土中国》中的差序格局讲讲解数据湖概念,把深奥的概念形象化,让师生受益匪浅。(文/信息管理学院    编辑/ 姜莹)
  

    【延伸阅读】
      孟小峰,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士、《Journa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软件学报》、《计算机研究与发展》等编委。发表论文200余篇,获部级特等奖1次、部级二等奖3次、中国计算机学会“王选奖”一等奖、北京市高校名师奖等。近期主要研究领域为大数据管理、云数据管理、面向新型存储器的数据库系统、隐私保护、社会计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