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宪法精神,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公民的法律意识。在12月4日国家宪法日,法学院于南昌市新建县新怡公园开展“12·4普法”活动。
专家镇场,法律难题迎刃而解
清晨,天方微亮,凛冽的寒风吹遍十二月的南昌,但也难以冰冷大家普法宣传的火热之心。随着一本本精心制作的法律宣传手册地发放,街上行人的目光逐渐被吸引过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把小小的展台围得水泄不通。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得到专业的讯息,志愿者们特别邀请法学研究生进行律法讲解,努力地为大家解决难题:从买卖问题到借贷问题,从购房合同再到分期付款……志愿者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有些老人在听后十分懊恼,悔恨自己当初因为不懂法律知识而上当受骗;更多的市民则若有所思,不住地点头,表示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在众位法学院老师与研究生的耐心且详细地解答下,市民们都相继得到了满意的答案,不断表示感谢,场面异常温馨热烈。
普法创新,评书快板深入人心
本次普法活动中,更有“快板讲宪”、“评书论法”等创意环节,让人耳目一新,印象深刻。轻快舒缓且极富节奏感的音乐,搭配有关法律的词句,引人深省,使大家对中国宪法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与了解。接下来的评书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借荆州的一段节选,借这个故事来引出借款等生活中的矛盾纠纷,告诉市民们如何正确合法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家不由自主地被故事深深地吸引,竖起耳朵,生怕错过一个字;更不断地思考,进行了讨论:如果自己是鲁肃,又该如何要还荆州呢?市民张先生说:“今年的普法宣传真是创意十足,通过这种方式极大地加深了印象,学习到了很多的知识,感谢志愿者们精彩的讲解。”
街头演讲,铁齿铜牙尽展风采
如此隆重的普法活动又怎能没有演讲者的身影呢?街头演讲一方面可以锻炼演讲者处事不变的气度和丰富流利的表达技巧,另一方面又可以向广大群众进行法制宣传。每位演讲者都围绕“法”这一主题展开演讲,但内容侧重点各有不同。从各个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切入,加入一个个经典案例,生动有趣,展现了法学的魅力,更给想要维权的同学们提供了方法与途径。其中程籽傲同学更是以自身为例,现身说法:他曾贪图小便宜购买廉价商品,后发现上当受骗,与商家协商失败,但是通过工商局维权,最终以合法的途径解决纠纷,维护了自己的权益。他风趣幽默的语言逗得观众哈哈大笑,还告诫大家要引以为戒,不要重蹈他上当受骗的覆辙。虽然每位演讲者风格迥异,但都是希望通过自己的讲演,让市民们增强法治意识,对法律拥有更为深刻的了解。
销恶于未萌,弥祸于未形,普及法律知识,正是每一个法学学子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正如志愿者叶鸿韵所说:“将法律带给更多的人,让每一个普通人能够用法律武装自己,这正是每一个法律人的责任与使命,也是本次活动的意义所在。”(图文/法学院 周明兴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