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晚6点,国贸学院于翼轸楼三楼会议室举办第二届ICE国际文化交流节。ICE全称International Culture Exchange,是国贸学院中外学生文化交流、信息共享的一个重要平台。整场活动穿插数个文艺节目以及互动游戏,极大程度增加整场活动的趣味性及丰富性,全程气氛生动、活泼,欢声笑语接连不断,选手和观众都享受在其乐融融的浓厚氛围当中。出席本次活动的嘉宾有国贸学院的副院长张曦凤老师以及国贸学院刘祎老师,他们也被现场欢乐的气氛所感染。
中国学生: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当被问及对留学生的印象时,中国学生们普遍认为这些老外们十分风趣,交流起来十分愉快。跨越语言的障碍,忘记国别的存在,这也是本场活动力求达到的一个效果。
在知识竞赛环节,国内学生和留学生们一起组队,而在题目设置上也是采取了中英文互补的方式。竞答分为抢答和问答两个部分。抢答部分时,场上的四只队伍竞争十分激烈,选手们在紧张的答题氛围中享受着合作与竞争的快乐。观众与选手们欢笑不断,惊叫不断。最终获胜的一组是一支名为Conquer(征服)的团队,该队的贾慕熙同学说:“由于题目的特点是国内外知识参半,因此她们组十分重视与留学生的团队合作,在答题过程中能够以默契的方式将各自熟悉的领域做好。”
场下的一名中国观众马驹同学说:“他很喜欢和这些外国留学生一起聊天,他们都是很有趣的人,有很夸张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而且他们在场上的表现也十分精彩。”
留学生:结果不那么重要,我们享受这个过程
留学生们在本场活动中的表现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但被问及感受的时候,他们一脸轻松地表示,虽然这是一个竞技类的活动,但他们表示毫无压力,与中国学生一起交流合作的体验才是美妙至极的。
国外人普遍比较喜欢自由、轻松地活动,而本次的ICE国际文化交流节很好地满足了他们这一口味需求。由于活动形式以知识竞答为主,留学生们不再是安静地坐在台下当观众,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到其中来。为了促进选手与观众的互动,竞答开始前观众可以选择自己支持的队伍,而支持的队伍如果获胜,他们也可以得到一定的奖励;并且,在规则还有这么一条,每个队伍有三次场外求助的机会。这使得观众也能投入到比赛当中来。
参加比赛的一个外国选手Nicholas说:“我感受到了中国学生的热情,同时也很享受与他们并肩作战的感觉。”场下的一位外国留学生则认为他没想到这种知识竞答的活动竟然具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这使得他全程认真地关注着活动的进行。
家文化:四海学子是一家
“爱是我们的源动力”,这是国贸学院的一个文化结点。而此次的ICE国际文化交流节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呈现了国贸“家”文化的影响力与凝聚力。
为了能更好地实现中外学生的互动交流,笔者注意到活动的承办方设计了许多微妙的细节。首先是在主持人的选择上是中外学生各占一席;其次是在整场晚会过程中,所有的中国学生都在讲着英语;再者就是座位安排上是要求国内外学生插空坐在一起。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最大程度地使留学生们感受到我们 作为东道主的友好以及给同学们创造交流的空间。
这样的一次文化交流活动也给我们在对接留学生的过程给出了积极的启发意义,多样的形式、丰富的内容、自由的氛围是这类活动应该重点考量的问题。(文/国贸学院刘旗峰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