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这个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时代,青年人成为网络的主力军。为了提高网络文明志愿者的媒介素养,更好的建设网络文明,4月15日下午,信息管理学院网宣办与青协联手组织召开了一场网络文明志愿者培训交流会,前不久参加了《江西省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培训并顺利结业的信息管理学院记者团团长余璇玮作为嘉宾,与信管网络文明志愿者们一同分享她在井冈山的培训经历。校团委副书记、信管学院分团委书记陶志超参加并主持了此次交流会。
本次网络文明志愿者培训交流会包括两大部分:一是:网络时代,志愿者大有可为,大有作为;二是网络思想引导和舆论斗争。
“网上有声音,我们就有阵地”。 在第一个部分中,通过余团长的介绍,大家了解了当今的网络态势:中国正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当今的网民日趋年轻化和草根化,青年人是网络建设的中坚力量。此外,她还结合自己在井冈山的学习成果向同学们介绍了三种写网评的武器:题材的广度,不拘一格;观点的深度,不拘一格;作品的表现,不拘一格。让大家懂得评论表达要具备四化:陌生化,形象化,金句化,故事化。鼓励大家向标题党学习,题不吸睛不罢手,要向杜甫学习,语不惊人誓不休。
在第二个部分中,余团长通过放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志愿者们分析了舆情是怎样影响大众的精神世界的。像刚过去不久的“马桶盖是怎样走红的?”“日本大米值不值那么多钱?”等等,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冲击着大家的视野,引人入胜的解说方式让大家记忆犹新。它就像“黑魔法”在不知不觉中引领着公众的思想。为了抵御这种不良现象,团长谈到,大家可以建立交流小组,定期开展思想交流活动,进行舆论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主张;也可以运用新媒体网络社交平台向社会传播真善美的声音,要敢于发声。
通过此次交流会,青年网络文明志愿者们懂得自己的声音才是网络中最强的声音,要善于发挥自己在网络战场的主体作用,发挥共青团的主体作用,志愿者的预备役作用,为建设清朗的网络空间而不懈努力。
(文\信息管理学院 陶志超 张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