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校园广角

首页>>校园广角>>基层风采>>新闻列表

防盗防骗在身边,共同建设平安校园——记江西财经大学财税学院“防盗防骗”安全知识普及

安校园是社会的共同期许,是美好校园的基本建设要求。但是对在校大学生而言,诈骗偷盗行为时有发生,为此,在校大学生应当格外注意防范,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据江西财经大学校保卫科统计,自2014年初至今,已登记的偷盗行为114起,诈骗行为13起。为了更好地降低诈骗偷盗隐患,增强自身安全意识,江西财经大学才睡与公共管理学院纪保部联合学院宣传部身先士卒,结合近期发生的身边事,为大家提供可供借鉴的意见。

电子诈骗行为

事例一:近期我校某同学在食堂用餐时浏览兼职广告,貌似学生的诈骗人员借机询问,并留下一兼职网址,希望同学在该网址寻找赚钱方法,该同学在浏览网页后,选择通过购买游戏点卡来获取利益,由于此网站打着中国电信的幌子,令同学深信不疑。在购买两万多的游戏点卡后该同学选择联系保卫科,并进行报警。因警察无法核实该网站的真实性,该同学仍抱有侥幸心理,并选择继续购买,后来才得知被骗,总共被骗三万一千元。

俗话说“占小便宜吃大亏”,该同学存在侥幸心理,且信息核实不到位,盲目购买产品,要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切勿被飞来的横财冲昏头脑,及时核实,凡事做到三思而后行。

事例二,某大一女生在某航空公司购买机票,但个人信息遭到泄露,诈骗分子便发短信告知此同学,机票需要进行改签,并要交一些保证金汇入某账户,该同学回家心切,因此轻信他人,导致卡里所有钱被盗。

事例三,某同学QQ号被盗,诈骗分子对其父亲进行留言,谎称自己在学校出了事情,并要求打钱到某银行卡,该父亲在接收消息后给女儿打电话,由于某原因电话占线,父亲便急忙打钱过去,后发现被骗。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针对这一点,面对层出不穷的电子诈骗方式,要增强防范意识,防止个人信息泄漏,但凡涉及到金钱问题,沉着应对,三思而行。

攻心战术诈骗行为

众所周知,因高校大学生长期身处校园,思想单纯,防骗意识淡薄。而诈骗人员正是利用这一心理,进行诈骗。

事例一,我们熟知的某诈骗分子,冒充港澳台来客,因没有人民币而无法吃住,大打同情牌,之后便向同学们借钱,或用同学们无法辨识的假钞进行兑换,某些同学不知社会险恶,不免上当受骗。

事例二,某同学在刚开学不久,接到冒充班主任的某诈骗分子的电话,称其在综合楼接待领导,需要一千五百元,但由于事物繁忙无法下楼,要求同学在中国银行进行汇款,该同学汇款几天后见到班主任,才知被骗。

以上两个事例都是诈骗人员利用大学生思想单纯的心理,出于学生善心或信任,进行诈骗。

诈骗方式花样百出,事件层出不穷,面对日益猖獗的诈骗行为,我们日常生活中,又应该做什么呢?下面给大家几点小建议:

  1. 提高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安全防范教育活动,多了解,多掌握防诈骗知识,案例。我校开展安全教育课以及发放预防诈骗手册,应引起同学们高度重视。

  2. 反诈骗意识要增强。不可轻信陌生人,不与陌生人过多交流,遇事冷静思考,切勿以感情代替理智,多问几个为什么,便会发现其中漏洞。

  3. 日常生活中做到不谋取私利,不贪图便宜。增强防范意识,切勿轻信花言巧语,保护个人信息,防止泄漏。

  4. 在上当受骗后,及时向校保卫科,警局进行报案,大胆揭发,将损失减少到最小。

    扒窃行为

    扒窃事件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我校遭扒窃的同学数不胜数。但发生扒窃时,我们又无法察觉。扒窃场所一般在较为拥挤,人流量大的地方或马路,图书馆,餐厅等公共场所。时间段一般选择在雨天或下课时间进行扒窃。而且他们作案无声无息,速度很快,往往一眨眼功夫,贵重物品便不慎丢失。

    前段时间,南区三名女生在地下通道中,遭遇扒窃,但没有察觉。另外,在图书馆,同学们在去厕所的时间段内,书包会留在座位上,这便成为扒窃者的可乘之机。他们溜进图书馆,将贵重物品拿走,并将包扔进垃圾桶,遗失物品不易找回,且扒窃者也不见踪迹。

    因此,无论是身处何时,身在何地,保管好贵重物品是重中之重。将贵重物品放在贴身位置,离开某地时随身携带,时刻注意周边环境,看到可疑人员尽量远离。校园保卫人员更多的是起到提醒,监督作用,愿同学们提高重视,不让扒窃行为在自身上演。

    寝室偷盗行为

    学生寝室是同学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场所,其事关每一位同学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关系校园和社会的稳定。

    上星期江西财经大学蛟桥园北区宿舍楼十九栋三楼和五楼同时发生寝室失窃的案件,皆因学生疏忽大意,以及宿舍楼未安装防盗窗,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造成财产损失的后果。

    寝室安全系数的提高既需要学校进行安全教育以及相关政策措施的采取,比如加强学生寝室来访登记制度,加强保卫,加强校园保安巡逻力度。但和扒窃行为如出一辙,需要同学们自身加强防范意识,养成随手关门以及及时将贵重物品上锁的好习惯。只有我们学生树立寝室生活安全观念,才能共同营造安全有秩序的寝室生活环境,携手共建平安校园。

     

    正如保卫科科长说的那样,一方面现代大学生涉世未深,不懂社会险恶及其复杂性,另一方面忧患意识不强,因从未在自身发生过,便不知其中危害,无法谨记教训。

    其实在诈骗偷盗行为发生后,究其犯罪人员,竟不乏未成年人及残疾人,因其受法律保护,在处理案件时也不免无能为力。所以归根结底,行之有效的办法还是增强自身防盗防骗意识,内心紧绷一根弦,真正给自己的内心上一把“防护锁”。作为一名在校大学生,对诈骗偷窃可疑人员大胆举报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我们一起增强安全意识,共筑美好校园,为安全校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文/财税与公共管理学院 赵磊 蔡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