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同学们的校园生活,经济学院传文社传统文化兴趣小组和大研会马克思主义兴趣小组于4月8日下午在大学生活动中心联合举办清明传统文化分享会。
分享会伊始,伴着优美古典的音乐声,主持人向同学们介绍了清明的由来,“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清明,作为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一个演变为民间节日的节气。紧接着,进入自由交流环节,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纷纷上台讲述了各自家乡清明节的风俗习惯和节令食品。来自浙江湖州的同学讲道,他们家乡清明节家家都会裹粽子,既可作上坟的祭品,也可做踏青带的干粮,俗话说,“清明粽子稳牢牢”。来自江西上饶的同学介绍道,他们家乡清明有吃清明果和踏青的风俗,清明果既可用来祭祀祖先,也可馈赠亲友。各地清明的风俗不尽相同,都极富地域特色,但祭祀扫墓是各地都不可缺少的,人们通过扫墓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先祖的思念,或是祈求先祖的保佑。在分享会的最后,几位同学上台朗诵了有关清明的诗词,带领大家一同感受古时的文化情怀。此次分享会得到了同学们的热烈响应,同学们积极分享各自家乡的清明传统文化,大家都沉浸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中,对清明传统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
清明时节,煦风微送。本次清明传统文化分享会让同学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也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生活,有助于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亦有帮助。(文/经济学院 姚蕾 编辑/王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