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人文学院开展“拥抱新时代,青春建新功”主题分享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加强培养和锻炼同学们的学习与实践能力,让更多同学积累社会实践经验,3月14日,人文学院召开“拥抱新时代,青春建新功”主题寒假实践分享会。人文学院分团委书记司东蕾老师、辅导员殷微微老师、人文学院学生会干部以及各班班长支书参加了此次分享会。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个寒假里,人文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展开了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人文学子们以特有的人文情怀积极参与到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经过分团委领导的评审团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选出部分优秀作品进行展示,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有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项:分享压岁言
       新年新征程,一字一句皆饱含人文情怀,新的一年也开启了新的旅途。压岁言承载的是长辈的关怀、期待与浓浓的爱意。在他们分享的压岁言中,我们听到:“新的一年,日月为伴,星辰为友,路无险阻,前途有光,每个明天都熠熠生辉、闪闪发光。”字里行间,尽是殷切的勉励。求学在外,父母难免挂念我们,“思念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父母在那头。”多打几个电话,多问几句安康,家总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
       第二项:分享十九大宣讲心得
       为了深入全面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一些同学通过在当地社区宣讲十九大精神,让更多老人和儿童了解国家现状,激发小朋友们的爱国情怀和满足老年人了解国家实时政策,形成以社区为中心,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协作,共建美好社区生活,同时辐射带动周边社区共同迈进美好全面小康社会。更好地了解党和国家,提升对党和国家的关怀和热情。他们这样说到“我们以为自己已经够了解和关心国家大事了,可听了那些老人的看法,我们才明白,我们还是太缺乏深入理解和践行的能力了!”
       第三项:分享了志愿服务心得
用心做志愿,用情送温暖。新传172班的陈小凤同学分享了她的志愿服务经历以及心得。2018年寒假陈同学来到江西宜春高铁站,成为一名春运志愿者。秉持着“冬日暖阳,护航春运”的理念,她与同伴们一起,为每个走过高铁站的旅客带来了一份温暖。她们通过帮助进出口的旅客,引导他们购票、导票、取票、验票等,进行维持三天的亲情服务志愿帮扶活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让温情暖寒冬。她说“虽然风在不停的吹,可我们的志愿服务活动一定会坚持到底,过程很漫长,收获真不小!”
       第四项:分享家乡新变化
       最美家乡情,难忘故乡味和美。来自广东的陈逸天同学与我们分享了他用手机和自行车记录了家乡的大街小巷和美丽的风景。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的变化用陈天逸同学的话来说:“在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提升下,这座城市的发展势头依然很猛。我欢迎各位以后到广州来找工作!”他的分享独具一格,充满着对家乡美好生活的向往,饱含着对家乡风土人情的眷恋。他用父辈与自己的感受为我们展示了一段家乡味浓浓的视频。十九大以来,在党的领导下,深入改革开放让他们的家乡变得更加美丽。
       同学们分享结束后,司东蕾老师对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作出总结:“通过这些同学展示的实践成果可以看出,同学们对十九大精神明显有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认识和把握。我们要向这些获得优秀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称号的同学学习,他们是真真切切用心去开展了这个实践活动的,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争取取得更加优秀的实践成果。我相信大家还可以做得更出色!”
       本次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成果丰硕,成效显著。在此过程中,人文学子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实践能力,而且对党的十九大精神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十九大精神的带领下,人文学院学子们展现出了一种全新的姿态,蓬勃向上,奋发有为。与此同时,人文学子将继续以此十九大精神为指导,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牢记使命!(文/人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