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上午,由法学院学生会学习部主办、美国圣玛丽大学胡海滨教授主讲的法律检索技术课程第二讲在法体楼403如期举行。法学院老师王自力、张怡超、陈剑、方颉琳以及法学院本科生、法律硕士、法律博士生积极参与了本次活动,讲座由喻玲老师主持。
胡海滨教授神采奕奕,与大家共同回顾了上一节课程的内容,并为大家展示了美国各大洲的巡回法院地图和美国各个国家机关的图片,加深了大家对美国法律体制的理解。接着,胡教授为大家讲解了法律检索的具体步骤--寻找法源,确认法源的时效性,确认法源是否仍具有法律效力。与此同时,胡教授提到,美国法律的效力分为首要效力(Primary Authority)与次要效力(Secondary Authority),大家在运用相关法源时应当区分其具有的效力等级。随后,胡教授为大家介绍了美国的实用的法律词典,阐述了这些词典的作用,并运用多媒体展示了如何检索词条,读懂词条。其中,胡教授重点为同学们展示了如何运用美国法律学会(the American Law Institute)提供的美国法律重述(the Restatement of the Law)的网站,在实例中教授具体的操作运用,让大家切实体会了如何运用网络进行相关案例的检索。紧接着,他讲解了如何解读美国的法源,并列举了美国宪法、法律条文(Statutes)、行政条例和细则、法律判例、国际条约和协定、市政法等众多法源种类。胡教授提到,美国律师在援引相关法源时,应当全面引用所检索到的法源,不应有所遗漏,这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律师的水平,若在法庭上被法官发现,还可能遭受法官的质问甚至羞辱。此外,胡教授介绍了现在能够免费使用的相关法律网站,并积极鼓励大家运用这些工具进行检索。正式课程结束后,讲座进入了气氛活跃的有奖问答环节,胡教授就今天的课程内容给出了几个相关的问题,同学们积极举手,踊跃回答。
本次课程在同学们意犹未尽中结束,在本次课程中,同学们更加详尽地了解了美国相关法律制度,同时也更熟练地掌握了法律检索的相关技能。这为同学们未来的法律研究铺平了道路,也为他们了解国外的法律体系指引了方向,拓宽了国际视野。(文/法学院 郭维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