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法学院举办汉服华裳传统文化大讲堂

    11月27日下午,为弘扬传统文化,重寻汉服之美,法学院分团委传文社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了一场传统文化大讲堂。本次活动以衣冠之上,国今犹在为主题,不仅在各式汉服的细节方面为学子们再现了传统服饰的精美绚烂,更从儒家经典的思想层面上带同学们真正明白汉服所暗蕴的天地玄机。


 


大屏幕上所放映的各类华丽汉服的图片为在场学子展现了古人身穿汉服翩翩风度、温婉大方的姿态。随后讲解员以“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为之夏”解释了华夏一词的由来,同时说明了华夏族演变为汉族的史实。她从何为汉服的层面出发,提出了汉族复兴汉服的根本原因——汉服文化遭到了满清统治者的毁坏,是朝代更迭的受害者。作为华夏子孙,我们应当承担起复兴华夏文化重要内容汉服的历史使命。


 


针对近年来兴起汉服热,而人们对汉服的款式形象依然模糊的社会现象,讲解员向同学们详细讲解了各类汉服的制式特点及其历史沿革。以庄严冕服为代表的上衣下裳制、以浪漫襦裙为代表的上下分裁制、以实用深衣为代表的上下连裳制、以朴实褙子为代表的上下通裁制,这些各具特色的不同汉服制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在历史长河中传承创新,不断发展进步。汉服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的特点则展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重礼重义的传统精神、顺其自然的经典哲学、天圆地方的认知历史。提到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衣冠上国,据讲解员查证,原因在于历久弥新,寓意深远。以深衣为例,它的十二片下摆取意一年十二月;宽大的衣袖成圆弧状以应规;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无规矩不成方圆”;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这些传统服饰并不仅是制作精美,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本次大讲堂以复兴汉服文化为中心,还延展了古人的礼仪知识。同学们不仅通过本次讲座的内容深入了解了汉服的相关知识,更通过自主参与的方式身体力行地提高了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重视。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今天对礼仪的崇尚并非意味着我们要恢复古代繁琐的礼节,而是为了继承前人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克己复礼、重礼知教精神。(文/法学院 余雅如    编辑/雷杏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