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晚,我校传媒联盟记者站学生记者有幸采访了启德留学的三位高管——郭蓓、杨承宁、胡光。走进会客室,带着一份恬静优雅笑容的郭蓓、伴着一种成熟稳重气质的杨承宁,有着一双真诚友善眼睛的胡光与记者们相互致以问候。而在采访中,学生记者们不但感受到三位高管突出的个人魅力,更体悟到了一些星星点点的人生道理,和我校“敏而好学”、“毅而弥坚”校训的一些内涵。
十六岁只身前往日本留学的郭蓓,至今已有十二年的海外求学经验。不仅如此,年轻的她成功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MBA学位,于日本东京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旅美十年的杨承宁,曾在美国公立大学第一的伯克利大学就读,毕业后曾在美国加州某科技创业公司担任工程师和技术经理,曾任职于美国贝恩咨询公司,为大中华区多家大型公司提供咨询服务,曾任某大型外资教育集团运营与产品战略总监。而胡光,作为北大理科经济学双料学士,毕业后曾就职于国内前三的管理咨询公司,参与过多个项目的行业研究及战略运营市场等方面的咨询。留学行业八年工作经验,加入启德前担任某知名美国留学公司咨询总监、分公司总经理等职位,先后帮助数百名学生成功申请到了心中理想的学校,包括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顶级名校。
带着好奇和敬佩,今天记者们有幸与高管们进行面对面的专访。
郭蓓:零星火光 从自身到社会
“在日本的前两年半,我主要学习语言,从零基础开始,树立自己的小目标—学好日语。”她说。在异国学习语言相比于当地学生来说无疑是处于劣势的。但天道酬勤,坚持付出、不懈努力的她夜以继日的训练和不断的学习有了回报,半年后,她便在一众的日本选手中脱颖而出,拿到了日语演讲比赛的第一名。“这是我前半年以来最开心的事情,一切的努力都得到了回报。”她微笑着说。
而作为成功女性的代表,她关注公益事业,曾被著名的国际组织Women’s Forum评选为2014年度Rising Talent。“对于大部分海归来说,教育也许不是最好的事业,可能是金融,或者其他。但是对于我自己而言,教育是我所热爱的事业。”针对慈善方面,她坦言自己做的还不够。加入“lead in”、向初入职场的年轻女性提供指导和建议,希望所做的教育在年轻人中可以带来影响。“之所以在全国进行巡讲,是希望可以为早期的你们带来有用的建议,为你们更远的学习产生影响。”爱自己所做的教育事业,带给社会以积极影响,这是她所一直坚持和努力的。
杨承宁:自我蜕变 学会沟通
从理工科转向商科,其中的心路历程自是不太一般。杨承宁告诉记者,之所以自己转型的原因,不但是命运的机缘巧合,更是自己在学理工科、当工程师的生涯中经过深思熟虑的重大决定。让自己蜕变,让自己的梦生根发芽,开出花来,这其中经历了多少艰难坎坷记者无从得知,但他定是有着“敏而好学”的进取心,“毅而弥坚”的执行力。
在谈到人生经验的生活,他特别告诉我们:“沟通是十分重要的,在工作中,我们不但要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我们还要能将解决方案正确无误的传达给客户,其实在学生的生活中也是这样,要注重沟通,注意方式方法。”同时,他指出沟通包括了说和听两个部分,我们不应该忽略聆听他人的意见。
胡光:更多准备 更高目标
先后帮助数百名学生成功申请到了心仪学校,在这个过程中,发生过许许多多触动人心的故事。曾经有一位胡光同样学化学专业的女同学,她很聪颖很优秀,但在大学学习期间,觉得自己不喜欢化学专业。于是在胡光的建议下,考取了北大的经济双学位,在出国留学也选择了工程管理等与经济有关的专业。胡光还帮助一个山东大学威海分校的学生,他的准备十分充分,英语准备很早,大二准备托福,校内成绩也十分优秀,但与全国学生一起竞争,仍然不够优秀。胡光建议他到对外开放科研机会的部门如中科院进行实习,去一个更好更优秀的环境,通过学习来提升自己的背景,也可以帮助自己不在局限于一个小范围里面,这将让在申请学校的竞争力有个很大的提升。最后这位同学也申请到了十分优秀的大学。
胡光说:“学校不是你变成什么样子的决定性因素,你自己本身才是。学会制订相对更高要求的目标,逼自己提前准备,充分提升自己的能力。只要愿意下决心,接近你心中目标的一些办法自然会涌现出来。”
短短几十分钟的采访结束了,但启德的星星之火,我校信敏廉毅的微光,还将继续伴着我们走下去。(图文/大学生传媒联盟 魏涛 李恩惠 潘叶真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