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前,中华大地上舞动起了一条长龙,起于井冈山,腾飞于遵义,咆哮于赤水,降临于延安,威震于中原。长征,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奋斗历程,更是一场绝处逢生的伟大创举!
八十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度回首这一段红军的传奇历史,心头仿佛又燃起了红色的火焰。正值红军长征八十周年纪念,习近平总书记也在五四前夕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考察时鼓励青年做“六有”大学生——做有理想,有追求的大学生,做有担当、有作为的大学生,做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
那么,作为继往开来的新青年,我们应该怎样延续长征精神,并将其内化为我们做“六有”大学生的指导力量呢?
读英雄故事,用长征精神
长征,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创业之路,从零到一,从无到有。要取得这样一场突围的胜利,首先就需要有坚定的革命理想,要敢于追求,不懈努力。
如果去研究长征最传奇的故事,也许就是四渡赤水了。避实就虚,调兵遣将,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不是一般人能比拟的。同样的,他临危受命却堪当大任,也是有担当,有作为的表现。
而更重要的是,长征不是为了战争,不是为了争权夺势,长征的伟大目标,是建立一个全新的执政党,救济天下百姓。这一点,不正是有修养,有品质的表现吗?
做六有青年,当栋梁之才
今日之学生,虽然学识渐高,见识渐长,也有不少人真正热爱求学,十分上进,但依然有人往往是不知为何而学,腹有诗书而心浮气躁。反观古人,却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两相对比,进而反思,就明白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时年对大学生提出的期望是多么的热切。
也许,我们并不能因为做到了六有青年就平步青云,一展宏图,但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如果在国家需要人才的时候,我们能够成为那样一颗合适的螺丝钉,不也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吗?
八十年前,红军带着长征精神走向胜利,八十年后,六有青年也一定能够积极向上成就自己。
文末,本该就此搁笔,但正好借此写作时间,我想将颜氏家训中这一段再次提出,为己立志,与君共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文/会计学院 梁习明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