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称我国有1.5亿个独生子女家庭,涉及人口约占全国总数的三分之一。关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统计一直存在争议,人口学将独生子女分为终生独生子女和届时独生子女。随着届时独生子女年龄越大,变为非独生子女的机率就越低。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预测专家王广州运用人口抽查数据和计算机仿真模型估计2010年全国独生子女的总数量在1.45亿左右,但却与国家人口生计委在2007年公布的9000多万独生子女的总数量相差甚多。但毋庸置疑的是我国的独生子女数量正在疯狂的增长中。一些问题正在慢慢暴露。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颁布了计划生育管理条例,号召大家晚婚晚育,少生优生。在1979年后计划生育进入高潮阶段,人们的意识越来越清晰,在即将进入新世纪之际,越来越多的父母只愿意生育一个孩子,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倾注一个孩子身上。中国“421”结构的家庭随处可见。从前国家担心人口爆棚的现象,担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从而实施了计划生育。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生产力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导致了现在人口老龄化突显,青少年比重下降。状况百出:对于独生的青少年来说,他们是“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常有出现溺爱青少年导致其性格出现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养老问题使独生子女承受赡养重任,无人分担,家庭大事无人商量。另一方面,对于父母来说,独生子女就是他们唯一的精神支助。但是天灾人祸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当独生子女遭受伤害或者失去生命时,父母以及相关的亲属都崩溃了。很多家庭为此一直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便没有意愿再生养一个孩子。
有人说,养老问题应该国家解决。像欧美国家的老人一般都由国家出钱送进敬老院。然而中国65岁以上的老人人口数已经超过两亿,抛开经济费用问题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就历史文化积淀来说,老人们更愿意与子女共同居住。所以我们国家养老问题目前没有比发放养老退休金及低保补助金更有效的办法来解决,还是只能依靠各个家庭进行支撑。也许经常有看到孤寡老人无人照顾的新闻,看到古稀老人在寒风中在烈日下仍在街上摆摊赚钱只为养活自己。有人问这到底是法律的悲哀还是道德的悲哀,却没有人能够说出答案。
孩子是父母的心头肉。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如今寻亲队伍的庞大让我们知道了有很多家庭丢失了孩子正在煎熬与痛苦中。他们不知道孩子是死是活,不知孩子过得是否平安温暖。有人说他们还是有希望,毕竟找回孩子还有盼头。然而却有很多家庭的小孩子已经永远的离开了父母。失独,多么地让人心痛。活蹦乱跳的孩子只是曾经来过这个世界,还没看够这时间的千千万万便永远离开了。一个家庭就这么被摧毁了,父母不愿意再去工作,整天以泪洗面,经济来源失去了,整个家垮了。有人问怎么解决?心病只有心药医,国家需要更多的心理人才去开导那些曾经受过苦难和正在受苦难的人。
养老,失独,我们还需要更多的思考。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懂思考才会富强。我们是新一代的杰出青年,要学会思考,学会关心国家大小事,才能推动个人进步,国家富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文/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 苏燕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