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校园广角

首页>>校园广角>>基层风采>>新闻列表

“学”之品

    白骏过隙,光阴如流。对很多大一金融新生来说,第一个学期的逝去是迅疾而难以捕捉的。许多迷茫着的依旧在徘徊,“大学”依旧不清晰,日子过着且过着但也总是迷迷糊糊又飘飘忽忽。特别是关于学习,思维方式与主次关系的转化所带来的不适感该如何稀释?

    还是少了一个明晰的方向。少了一个足够睿智的灯塔。

   “要细数起来我也算你们的学长——89级学长,我也是我们江财金融学院毕业的。”金融学院院长汪洋面对着14级的金融新生们,微笑着说道,“我更希望以一个多年的江财人的身份来和大家谈谈,一个只是经验丰富些,年纪大些的学长的身份。”听众里有几个“噗”地笑了,本来像听专业课一样的笔直的躯体往前靠了靠,显示出一副更加专注的神情。

    汪院长拿出一个黑色的皮包,说道:“上个学期由于在中央党校学习的原因,所以和大家见面机会比较少。今天也算是这个学期的第一次见面,我给大家带来一些礼物。”大家的兴致瞬间被引燃了,起哄的声音四起。

    “哇偶!院长太客气了,来就来带什么礼呀!”

    “院长是什么呀?”

    院长笑笑,从包里拿出一垛本子。本子看上去有些老旧,从侧面侧面微微泛起的黄色可以隐约看到它们的年纪。“这是我大学和研究生时期做的笔记,同学们可以传阅一下。”说着,笔记本被依次发了下去。

    我也拿到了一本,边角已经有很明显的磨损,但是很平整。汪校长的字很漂亮,是标准的正楷,密密麻麻地码满了整本笔记,有的页面有折角和小字书写的批注。

    汪院长说到:这些也不仅仅是笔记,其中有课堂笔记,有疑难问题,也有读书心得甚至有词句积累。许多学生认为笔记没用了,反正网上也可以找到课件,甚至字典也没用了,反正各种资料网上都可以找到。我是看过人背字典,抄字典的。并不说这会多么的有必要,但这是可以体现一种品质的。学习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积累就要有刻苦坚持的前提。省下来一些刷微博,看朋友圈的零碎时间,抄一点不认识的生词,沉淀下来中华民族最根本的底蕴。

    现在的文化更有多样化,大众化的特点。信息,哪里都是信息。但也有很多浮华的,空洞的,没有用的。信息爆炸的时代不应该沦为一个娱乐化的,没有实质重量的时代。我有时也会去学生宿舍走走,看看我的这些学弟们。一进来,看见案头只摆了零散的几本教科书。说实话,还是相当寒心的。同学们要充实自己,要为明天的自己打下厚实的底座,就不能只盯着课本看。各方面都要有涉猎,去完善深成次的自我,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这切实影响些一个人的谈吐和观念。

    “大学”的“大”已经寓意了其宽广的内涵。同样的学校,同样的课程,有的人拿到的是面包,还有人拿到的是猎枪。面包总会吃完的,猎枪不断打来的食物才是无尽的。大学里面得到的固定知识就是面包,学习方法就是猎枪!分数是评判手段而不是目的,大学是跳板,你们是要走出去的。

    如果有天有个同学问个问题把我问住了,这我会很高兴。我们的知识是个圆,懂的越多,圆周越大,所接触到的未知的领域也就越多。老师不是标杆,老师是期待被超越的!

    掌声,不约而同的掌声占满了整个教室。汪院长始终笑着,用和蔼的语气说着,但听众心中泛起的浪涛却是始终难以平息的。想实现百年江财的梦想,除了有决心,更要有众志成城的努力。汪院长的谈话会始终荡漾着,并激励着一个个不甘平庸的身影。

     学无止境,少年意气却也要挥斥方遒!(文/金融学院  熊家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