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者,藏金纳玉,保卫百姓之所。上�泱泱五千年,下至屈辱百年史。中国地位历经浮尘,或睥睨四方,威荡八荒,或国破家亡,苟且屈辱。然历代统治者,或改革变法,或龟缩守旧,成就,境遇各不所一,然终以家国为重,辱政府可以,辱国家不行。泱泱国民亦以国家荣辱为首位,国破,家何存?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国家遭受屈辱,热血男儿怎会袖手旁观?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之剑,立不世之功,为国为家,青史留名。
强盛时的汉唐,八方来贺,四夷皆朝。既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之的强势,亦有外邦皆服的魅力。国的含义得到了最好的诠释。衰颓时的赵宋,偏安一隅,虽若如此,然家给人足,出不闭户,道不拾遗。中国文化科技,造极于赵宋,诚非虚言。国还是那个国,家,还是那个家。即便历史上遭受唾弃的近代百年史,亦不乏英雄儿女,文有顾维钧,鲁迅,武有张学良,张自中。四万万儿女,岂可甘为亡国奴?千万万国土,又怎会无辜断送?巴黎和会据理力争,淞沪会战英勇奋战。亿万儿女,驱狼灭虎,终有所成,国,终为国。家,亦家。
时光行至新中国成立初期,内忧外患,满目疮痍,然终以国家荣辱为重。有呵斥赫鲁晓夫的勇气,亦有挥师攻越的魄力,还有南海主权的不可退让。第一代领导人,热血方刚,不畏强势。(主权问题,一个指头都不行)第二代领导人,以退为进,坚守原则。(在主权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中国虽不富,但人民活的有尊严,国家还是有国家的感觉。
进入二十一世纪,党和国家领导人奉行韬光养晦政策,对于挑衅和无礼行为坚决予以还击,处处彰显仁者心态和大国姿态。正如新一任外交部长王毅所说,主权问题,寸土不让。
庆幸我们生在这样一个国度,祖国富强,人民安康。如此,方为国。(文/金融学院 雷天明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