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介绍
高校党支部是高校党的组织系统的基本细胞,是党联系师生的桥梁和纽带,是高校党委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如何面对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富有成效地加强党支部建设,推动高校工作上新台阶,这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近年来,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在学院党委和系党政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紧紧围绕学院改革发展这个中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支部建设,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党员在教学、科研、管理及学院各项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特别是彭小飞同志担任党支部书记以来,在推动党支部建设上做出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尝试,把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有机结合,把党建工作贯穿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实效,这一工作方法被称为“党建+专业教育”。
二、基本内涵和思路
“党建+专业教育”模式下的教工党支部建设内涵是把支部工作与学科建设和团队建设有机结合,把党的活动与学术研究、教书育人融为一体,把党建工作贯穿教学、科研、育人全过程,实现了党建工作与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的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增强了党建工作的实效。
三、具体做法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外语系教工党支部结合学院实际,在院党委的领导下,以“弘扬井冈精神,助推学院发展”为主题,以“四讲四有”为行为准则,高起点谋划、高标准要求、高质量推进,以“实践学习型党支部,在创先争优中争当师德师风标兵”为建设目标,在学院建设中真正发挥了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一)创新支部组织生活形式-----支部活动与专业联动
按照院党委的要求,支部组织生活规范有序,坚持每两周过一次组织生活。为了改变支部组织生活学习讨论单一化的情况,提高支部组织生活的质量和效果,除了组织政治理论学习外,更多的是将支部生活融入到教研活动、学术交流、课题成果报告等专业活动中来。如,针对我系新进教师,支部还特意安排了公开示范课、专家讲座等活动,不断提升教学技能,为提升学院人才培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更好地为充分调动广大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努力探索组织生活的新方式、新载体,不断提高组织生活质量,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支部还以“书香外语系读书分享会”为载体,努力实践学习型党支部,创新支部组织生活形式。
(二)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活动----“书香外语系”读书活动
为了进一步激发全系教职工的读书热情,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提高精神修养和人文底蕴,实现教职工理论素养、师德修养和学科技能的综合提升,促进教职工专业发展,有效推进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外语系教工党支部在全系教师中开展形式多样、特色突出的“书香外语系”读书活动。
通过自主阅读,集体研读,读写结合,辅导讲座,交流研讨等多种形式组织开展党员读书活动,让更多的教职工党员多读书,读好书,在党员干部中确立“人人学习、处处学习、时时学习、终身学习”的意识,实现以学习更新思想观念,以学习凝聚集体智慧,以学习增强创新能力,以学习提高育人水平的目标。
(三)开展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活动----“共产党员示范岗” 争创活动
(1)开展教工党员“五带头 ”活动,即带头学习提高、带头争创佳绩、带头服务师生、带头遵纪守法、带头弘扬正气。对在此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党员进行表彰。
(2)开展教工党员与学困生的结对帮扶活动。由系指定或党员自行选择一位或两位学习困难学生进行结对帮扶,定期或不定期的关心其学习和生活情况。
(3)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专业教师专业素质提高工程和实施“一对一”导师制度。充分发挥老教工党员的“传、帮、带”作用及其在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专业课程建设、校园文化建设、扶贫帮困等活动的带头示范作用,切实提高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科学研究、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实践指导能力,充分发挥教工党员的引领作用,进一步激励教工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体现“一个党员一面旗”。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外语系师德建设教育活动月
本支部将九月份作为师德建设教育月,每位教师签署“师德承诺书”,以立师德、树师风、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主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同时开展系“优秀教职工”、“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等评选活动,利用校园网、微信、宣传栏等形式宣传师德先进典型,教师节召开表彰大会,引导广大教职工潜心育人,乐于奉献,努力做学生喜爱、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四、主要成效及经验
“党建+专业教育”把党建工作与学科建设、青年教师和学生成长相结合,较好地发挥了党组织和党员先进性作用,对做好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具有深刻启示:一是开展好有利于学科发展、团队建设、学术进步的活动,党的工作才有生命力。党建工作只有有机融入学科发展、学术研究,才能对党员具有持久吸引力,才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增强他们的归属感,才能在专业教育中体现先进性。二是选用具有学科专业背景和学术影响的带头人组织开展党建工作,党的工作才有影响力。选好一个有学科专业背景和学术成就的党员带头人,充分发挥带头人在党的建设、学术研究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党的工作就能凝聚一班人,带动一帮人,影响一群人。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迫切需要培养和造就一批政治素质好、学术水平高的复合型基层党支部书记。(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