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思政教育

首页>>思政教育>>新闻列表

统计学院174班班级爱心基金 只为最需要帮助的你

    9月16日中午时分,秋风送爽,阳光灿烂。麦庐园北区2栋男生宿舍门口,统计学院17级4班班主任余达锦老师刚探望完班上生病的L同学从楼里出来,同行的助班统计151班的袁琦璟就告诉他一个消息“班上女同学W可能连下周的生活费都没了”。余达锦很是吃惊,虽然开学才一周的时间,但对W同学他是有印象的,新生报道时W是他接待的。W情况也是了解一些的,来自甘肃会宁农村,家庭特别困难,母亲患病,两个姐姐都在读大学,只是没想到有这么困难。

 “通知让大家现在下楼,我们开一个临时班会。”余老师低头想了想说道。

 “现在?在哪?教室还没申请呀?”袁琦璟问道。

 “就到那边荫处的草地上吧。”

 十分钟不到,17级4班的同学一个不落地集合在一起。

 “下午还要军训,我们利用现在的一点时间开个简短的临时班会。”助班袁琦璟环顾一下说道。

 “大家都知道,我们班的贫困生相对比较多,个别家里还很困难。既然大家走到了一起,就都是174班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我提议大家捐点款,建立一个班级爱心基金,由同学们自己管理,专门用来帮助班上那些有需要的同学。大家认为如何?”余老师的话一说完,草地上就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同意”、“可以”、“行”……赞成声此起彼伏。

 捐款开始了。同是贫困生的助班袁琦璟立马掏出一百元钱走上前来要捐款。余老师阻止了她。

 “我先带个头”。他掏出了钱包,捐出了里面所有的287元。

 “同学们捐款各凭所愿,有心就好,不在乎多少,不要超过20元,多出的不要收。”余老师担心给一些同学带来压力,他及时提醒道。

 军训联络员站出来了,各寝室长站出来了,班上两位藏族学生走上前了,生病的L同学也走上来了。同学们纷纷上前,换零钱的,寝室合捐的,没带钱借钱的,或询问是否可支付宝转账的,好不热闹。有几个同学提出想多捐点,被劝阻。一张张纸币,带着同学们的片片爱心,汇集到了一起。很快,班级爱心基金第一笔捐款现金1337元和支付宝转帐120元共计1457元就统计出来了。怎么多了50元?班上55位同学,加上助班,大家都是上限捐的20元,再加上老师的,应当1407元才对呀。统计总数的几个同学纳闷地数了一遍又一遍。看来还是有同学“混水摸鱼”多捐了。再三询问,没人应答,无法退回,只好入账。

 “感谢同学们的爱心。刚才大家捐款的时候我也向学院叶绍义书记报告了此事,他很支持我班班级爱心基金的设立,学院也会尽力帮助有困难的同学。”草地上又一次响起热烈的掌声,打断了余老师的话。

 “爱心基金的管理和使用均由同学们自己负责,先暂时放在助班那保管,军训后选出班委后再转过来,后边班上也将出台相关具体细则。今后将采用更多的方式筹措资金,充实班级爱心基金。但今天我想先为两位同学开个绿灯。一位是L同学,他家也不富裕,这几天还在往南昌市看病,我提议资助他看病路费100元钱。另一位是W同学,她家经济上出了点状况,我提议也资助她300元钱。想了解具体原因的也可向我或助班袁琦璟询问。”

    余老师的提议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当L同学和W同学接过递过来的钱时,一个是会心地朝大家笑了,一个却是感激得差点哭了,不住向大家鞠躬感谢,草地上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钱虽少,情却重。正如班主任余达锦老师说的那样,人人都有需要帮助的时候,在学校,老师、同学们就是你最大的依靠。

    秋日午后的阳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

    (为保护同学隐私,文中两位同学用他们姓的首字母代替)(文/统计学院 袁琦璟    编辑/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