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市民安全消费的意识,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切实解决市民的消费安全问题。法学院维权协会、青年志愿者协会和尚法协会于“3·15消费者权益日”,在南昌市秋水广场开展现场普法宣传活动。法苑学子,走进市区,将“法”带到大家身边。
法律咨询,专家坐镇释疑解惑
三月的南昌,细雨绵绵。但恶劣的天气并没有减少江财法学学子为消费者提供法律援助的热情。咨询台前的人群密密麻麻,随着一本本精致的宣传手册发放,志愿者的热心邀请,前来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从网上购物买到假货,如何通过有效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商店里消费,买到劣质产品没有发票,商家不允退货的问题;再到房地产公司一房多卖,自己的购房金被吞,合同有缺陷而无效的问题……来自法学院的研究生与老师们以自己专业的法律知识和高深的法律素养,从法律知识普及和提供切实帮助方面,给予市民法律援助。许多前来咨询的市民疑惑顿消,为自己找到合适的法律解决途径而喜笑颜开;更有甚者,为自己当初法律知识浅薄,犯了法律上的错误而懊悔不已……市民张先生说:“当初自己没有在意合同书上的法律细节,犯了法律上的错误,吃了很大的亏,现在看到这么多富有朝气的年轻人在法治的工作线上奋斗,感到很欣慰!”
花样普法,多姿多彩深入脑海
除了法律咨询和发放宣传单,志愿者们还设置了各具创意普法的活动:展板展示、有奖问答和鉴别真假等。展板展示,介绍了江财法学院的历史和成就、讲解了一些基本法律常识的普及,以及对一些法律书籍的推荐;而有奖问答是志愿者们从“消费者权益日在何时成立”消费者基本知识到“到超市购买物品是否要发票”的现实生活问题再到“被侵权了该如何通过法律途径去维护自己权益”的法律知识问题,使参加者在一问一答中接受法律知识的洗礼,为他们在消费生活中保驾护航。鉴别真假最具风格,志愿者们展示不同面额的假币与真币,细心地向市民讲解他们之间的区别和在现实生活中如何鉴别真钱假币,防止在消费中受骗。各式各样的活动吸引了大众目光,许多市民在展板前停足而立,还有许多市民加入到有奖问答和鉴别真假的活动中,他们为江财学子形式多样的的法律活动点赞,现场的氛围十分融洽。
街头演讲,妙语连珠萦绕心间
“法,民之守卫。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禁要遵法守法,更要懂得运用法律的知识来捍卫自己的消费权利,作为消费者,懂得如何用法律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十分重要。”这是刘泽源同学演讲辞中的一句话。街头演讲是法学学子们锻炼自己面向大众演讲而处事不惊的舞台,更是向广大市民普及法律知识的百家讲坛。以叶子豪同学讲述消费者权益日的由来开始;刘泽源同学在消费生活中诠释“法”,从吃喝住中的房屋买卖合同的签订被坑,应该如何按法律程序维护自己权益;被侵犯消费权利,又应求助于那些国家部门;双十一网购买到假货又如何运用法律知识等等方面为大众倾情讲解。而周之雯同学则是以讲述“当代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以及对未来的展望”为此次演讲活动画上圆满句号。虽然每位演讲者的风格各异,但都希望通过这次演讲提高市民的法律意识。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普及法律知识,服务人民大众,不仅是一个法学学子勇于承担自身责任与使命的体现,更是身为一名中国国民敢于伸张正义的表率。希望法律的普及能够使法更加深入人心,中国消费者的权益能够得到更强有力的保障。(文/法学院 曾亮 编辑/刘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