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营造社区孝文化环境氛围,更好地将传统文化的孝道传承下去,把“孝心”变成“孝行”,江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学生会传统文化研究社和青年志愿者协会于11月26日在南昌市东书院社区和骆家花园社区两个社区联合组织开展了“传统文化进社区”的活动。当天,志愿者怀揣着满满的温暖和孝意早早地从学校出发奔往社区。
教授书籍,传播孝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志愿者们专门事先在图书馆中精心挑选了几本关于孝道的书籍,希望能通过文字的力量传播孝道。志愿者中的一员杨维同学说:“要想让‘孝心’变成‘孝行’,先得对孝道书籍有较深刻的理解,这样才能真正践行于实际,规范自己生活的各方各面,培养自己孝亲尊师、温和谦逊的品德,拥有恭敬的心、谦卑的态度、彬彬有礼的行为。”
朗朗读书声从社区的小屋中传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志愿者在一遍一遍地吟诵教授弟子规等孝道书籍上的字句;“父母叫我们,要马上答应,不能够迟缓。父母有事要我们去做,要立刻行动,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这是对父母的一种恭敬...”这是志愿者在耐心地向年幼的孩子解释书本上那些晦涩的词语。在整个书本阅读的过程中,孩子们一副副认真的神情是志愿者们心中最大的欣慰,相信“孝”之种子早已在那一颗颗稚嫩的心中播撒发芽,终有一天它必将会长成参天大树,庇荫天地万物。
写联剪纸,心心相印
除了书本,志愿者还带上了新购置的纸张,教孩子们如何制作民间艺术剪纸以及如何规范书写对联。在一张张红色剪纸和对联的背后照亮的是孩子们颗颗的晶莹孝心。在教授过程中,社区里一位名叫周晓燕的孩子开心地说道:“爸爸妈妈都很喜欢剪纸,我要把我制作的剪纸送给他们作为礼物,他们一定会很高兴的!”闻之这单纯的话语,志愿者们都不禁动容,这不正是我们在活动中一直强调宣扬的“孝”之坚守吗?
伴随着志愿者们一声声“小心剪到手”等的关心话语,孩子们按着步骤认真的剪着,在精心制作完成之后准备送给爸爸妈妈。之后志愿者们还手把手地教孩子们学握毛笔,谱写对联,并教授一些关于贴对联的小知识。最后志愿者们也把自己制作的对联小心收拾叠好准备过年回家时也送给自己的父母粘贴起来,其中只为道一句“爸妈辛苦。”
分担家务,从小做起
最后,志愿者们还带领着孩子们去帮老人分担家务,教孩子们独立的去完成一些家务活,希望能以此激发孩子们自觉帮助家里的长辈完成繁重的家务,从小培养尊重长辈的思想。看着小小的他们拖动着扫把,认真的扫地,或是拿着洗碗巾仔细的擦洗着碗盘,心中倍感温暖。愿他们能够从小做起一直坚持为长辈分担家务。
事亲、尊亲是人最高的道德表现,中华上下五千年,悠悠千载孝道文化,亟需我们传承并发扬。改变一个孩子,才能改变一个家庭,才能改变一个村落,才能辐射一个城市,才能让千千万万的城市繁荣起来。希望每一个孩子都能记住这一天,不管时间过去多久,都不要忘记孝道,都要尊敬自己的长辈,让这份感动能够永存人们心中。(文/工商管理学院 聂雯华 编辑/张玉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