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举行。我校青年教师谭亮代表江西省高校参加了工科组的竞赛角逐,荣获大赛三等奖。近年来,我校有多名教师在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赛事上获奖,学校历来高度重视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校工会联合教务处组织教工积极参加学校教师教学比赛,邀请相关专家对省赛选手进行培训,邀请往届获奖选手为参赛选手介绍以往参赛的经验等,成果丰硕。
2012年,刘德喜荣获全国首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二等奖(理科组全国第6名);2014年,舒前毅获得全省首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人文社科组一等奖(第一名);万征和何明分别获得自然科学应用学科和自然科学基础学科的三等奖。2016年,胡少勇、李燕辉、谭亮认真备战,积极迎战全省第二届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分别在文、理、工三个学科获得二等奖。2018年,谭亮再次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在第三届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荣获工科组一等奖(第一名),谭利老师荣获理科组三等奖。现经管学院选手张富成、肖秀娟、夏芸分获思政、文科、工科三等奖。
多年来,学校一直在完善师德建设教育机制,每年对新入职的教师进行岗位和师德培训,组织青年教师参加社会实践,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定期在青年教师中开展师德宣讲和技能竞赛,开展教学基本功比赛、教学科研成果展览、青年教师学术交流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调动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工作的积极性,推动师德建设工作的深入,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老教师更要在师德建设中率先垂范,将自己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和自己传道、授业、解惑的经验,无私传承给青年教师,努力做好传、帮、带。党政管理人员、教学教辅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也要增强育人意识和能力,全校所有教职员工都应该牢记使命和责任,为人师表,爱岗敬业,勇于担当,乐于奉献。
学校还构建了与完善师德建设服务保障机制。把对教师的师德要求与关心教师的生活、工作和成长、发展相结合;在全校上下牢固树立尊师重教、“办学以教师为主体”的观念和意识,并营造良好的教师成长与发展的环境与氛围。通过校领导定期调研、召开青年教师座谈会等,深入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倾听教师意见,了解教师在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通过提高教师待遇、提高大病救助力度、帮助解决教职工子女入学等措施解决教师后顾之忧,将师德师风建设同解决教师实际困难和问题结合起来,从各方面为一线教师做好保障和服务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够潜心教学、科研,从而形成高尚师德与工作业绩相互融合、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学校建有一支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的教学督导组,通过定期举办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会等活动进行“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传承高尚的师德。(文/匡琳 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