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学校复校40周年、建校95周年的关键之年。为加快推进文明校园建设,学校将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作为今年一项重要工作,把大力推进教学楼、学生公寓维修改造,努力改善学生学习、住宿条件作为基建工作重点。今年纳入维修改造计划的项目有70余项,项目金额多达6300多万元。其中重大项目有麦庐园校区的祥庐、和庐学生宿舍的维修改造、蛟桥园北区西大门及周边广场建设、7#学生宿舍、A、B栋留学生公寓的维修改造、以及第三教学楼整体改造。学生公寓要确保2018年新生入住,西大门及周边广场建设要确保今年9月1日启用,三教楼改造工程要确保明年9月1日之前投入使用。
今年上半年校园建设处已完成19个项目,暑假正在紧张进行的项目共计32项。大部分项目为开学工程项目。
为保证开学工程的进程,校园建设处全体干部职工,团结一心,齐心协力,加班加点,任劳任怨,积极有效地开展了工作。
顶酷暑 加班加点抢工期。众所周知,今年暑假北半球气温创历史新高,“火炉”南昌天气特别炎热,迎来了少有的“高烤”。暑假对大部分教工来说是旅游休闲的美好时间,但对校园建设处来干部职工来说却是最忙碌的“双抢”黄金时间。大家自觉放弃休息,冒着酷暑,头顶烈日,脚踏烫土,飞汗如雨,天天一身汗臭,满身尘土战斗在施工现场。一切以工程为重,工程进程时间就是工作时间,起早摸黑成为家常便饭,披星戴月已是常态,只要工程需要,随时都得到现场,没有工作日和节假日的区分,也不存在八小时工作制,时间服从对工程施工监管的需要。为了赶工期,有的人放弃了陪伴老人和小孩的机会,有的人带病工作,有的人因公受伤不下火线,有的人不能看望远方生病的亲人。
为了抢工期,想方设法积极与赣江新区、省财政厅、经开区多方沟通联系,争取他们的支持。蛟桥园7#学生宿舍、A、B栋留学生公寓、麦庐园校区的祥庐、和庐学生宿舍的维修改造等项目在施工过程中多次被城管干扰,校园建设处顶住压力,艰难推进。由于双港大街修建改造,造成我校师生出行及车辆进出不便,西大门建设和西大门广场铺设这两项工程就箭在弦上,必须赶在9月1日之前竣工,以确保新生报到时全校人员车辆进出需要。该处动用各方面资源,取得了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在短时间及时协调10多个市政工程单位,保障了施工进程。
严要求 勤勉监管控质量。既要抢工期,拼工期,又要保质量。质量是工程项目的生命线。保质量除了坚持加强现场监督外,还要严格惩罚偷工减料、违规施工的行为。在材料选择、施工工序上严格把关,严防死守,不留死角。例如,某施工队伍趁机在晚施工,违反施工流程,将遗弃的水泥碎块压入垫层,被发现后受到停工、返工惩罚;某施工队伍招标书上承诺的项目经理没有及时到位,我处坚持不准开工,待项目经理到位后方可允许施工;在装修材料选择上,除严格按照标书上确定的品牌外,还要核对是总厂生产还是分厂生产的产品;对于不服监管,施工管理不到位的施工单位列入黑名单,禁止再次进校参加投标。通过严格监管,所有项目的施工队伍不敢偷工减料,弄虚作假,偷梁换柱,更不敢不服管理,因此已经竣工的项目达到质量标准,正在进行的项目都严格按质量要求施工。
敢担当 努力工作强保障。2018年暑期基建维修工作量非常大,项目多。教师、学生、学校对维修改善环境的期望值很高,要求迫切,按照常规我校不能在短短暑期之间完成如此众多的维修任务,但为了响应教学需要,响应师生呼声,我处面对困难没有退缩,而是拿出了舍我其谁的勇气,将处工作人员组成二个项目组,每组均由1名副处长牵头,分校区压实任务,制定完整工作计划和施工方案,按照日计划,周计划,月计划,逐日逐周逐月检查落实。面对城管部门多次干扰,我处主动接受城管部门施工安全检查,另一方面也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与联系,争取政策支持,对部分城管人员的无理要求坚决抵制,晓之以理,晓之以法。
辛勤的劳动,艰苦的拼搏换来了可喜的成绩:麦庐园校区的祥庐、和庐学生宿舍的维修改造工程和蛟桥园北区7#学生宿舍改造工程提前竣工,并通过验收;蛟桥园北区西大门及周边广场建设主要工程已经竣工,车辆行人可以通行,确保了开学需要;教学科研办公场所修缮一新,整洁干净,教师办公环境进一步改善;三教楼改造工程和2019年学生宿舍改造工程前期准备工作按计划有序进行。这些工程的竣工和有序推进有力保障了学校工作的开展,圆满完成学校交办的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校园建设处一直在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