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榜样力量】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榜样力量】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

2018-07-17 08:54:49

来源:本站

 

【编者按】在庆祝建党97周年之际,我校推选出了一批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基层党组织。在6月28日召开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周年暨表彰大会上,学校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现新闻网推出榜样力量栏目,将先进事迹选登,切实使评选先进的过程,成为学习先进、增强党性的过程,共同营造学习身边典型的浓厚氛围。

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由法学院民商法系和法学系2个系的党员组成,现有党员10 人,全部是正式党员。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的10 名党员中,博士 9 人,博士占 90%;教授4人,副教授4人,讲师2人,教授和副教授占 80%。支委由夏秀渊、刘先良、陈斌组成,支部书记是夏秀渊。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是一个团结进取、富有活力、讲奉献、能战斗的集体。

         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针,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坚持围绕教研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教研的原则,加强党组织建设,在科研、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以及各级各类活动中,取得了显著成绩,起到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推动创办了“创业法学”

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不断推进创先争优实效,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工作业绩突出。为贯彻响应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号召,在法学院教工第二支部的党员熊玉梅和刘先良的积极推动和参与下,创办了以“鼓励创新、指导创业、培养创客”为教学目标的“创业法学”慕课课程。从2014年试点选秀70余人、2015年指定学院开课选修130多人、2016年8个学院班级开课选修480多人、2017年首次上线爱课程平台选修近7000余人,到2018年跨校选课选修超过10800多人;从2015年编写并出版全新“创业法学”教材、2016年上线江西财经大学超星平台、2017年上线省教育厅“智慧树”平台到上线国家教育部“爱课程”平台,“创业法学”慕课受到学生们的热烈欢迎,以强大的生命力茁壮成长。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创业法学”慕课课程已突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广泛惠及了江财校园、江西全省以及全国各地的莘莘学子。

     加强党组织的先进性建设、增强党组织战斗力,助力法学院成功申请博士点

党支部担负着联系群众、号召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各项主张和学院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的重要职责。要履行好这个职责,就必须不断地夯实党支部的基础,在教学和科研的实践中体现应有的先进性。由于法学院教工第二支部的党员汪志刚、熊进光、刘国、徐聪颖、熊玉梅、周维德等人的科研成果突出,使得法学院成功申请了博士点。江西财经大学法学增列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成为江西省首个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全国具有法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8个高校之一,成为江西省唯一一所具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是江西省法学博士培养教育零的突破,标志着我校法学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也是江西省法学高等教育的一大盛事。在申请博士点的过程中,法学院教工第二支部的党员教师贡献巨大。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成绩突出

邓小平同志指出,“党的事业成败,关键在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员教师队伍,为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人才保证,是摆在党支部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多年来,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始终把政治思想教育摆在各项工作的首位。今年年初,根据上级党委的工作部署,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集中学习了新党章和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等文件,引导党员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这些活动有效地提高党员教师的宗旨意识、政治思想觉悟和明辨是非的能力。

        1.使得法学院在全国法学一级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取得佳绩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了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我院法学一级学科获评B等级,进入全国前30%行列,全国排名并列第29名,充分说明此轮法学学科建设周期取得了长足进步。我院是江西省法学一级学科中进入全国前30%行列的唯一单位,表明我院法学一级学科建设水平在省内居领先地位。在全国法学一级学科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支部的党员教师刘先良和周维德副院长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2. 党员教师科研成绩突出

       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的10位党员教师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其中党员教师刘国和熊进光各2项,是法学院四个教工党支部中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最多的支部。汪志刚在法学权威刊物《法学研究》上发表论文2篇,是法学院所有教师中在《法学研究》上发表论文最多的人,发表于2014年第2期《法学研究》的学术论文《民法视野下的人体法益构造——以人体物性的科技利用为背景》荣获“江西省第十六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多次被评为“网络教学优秀教师”和“金牌主教师”

       支部书记夏秀渊连续多年是法学院上课课时最多的党员教师。2007年,夏秀渊在被学校评为“金牌主讲教师”,先后四次被学校评为“网络教学优秀教师”,是我校被评为“网络教学优秀教师”次数最多的党员教师。

    加强支部自身建设,狠抓政治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全体党员的理论水平

       支部注重加强自身建设,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党章要求,结合实际制定了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实施办法,使党的生活和支部建设有章可循,以规范和制度来保证党建工作和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1.学习宣传十九大精神

       十九大开幕当天,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配合法学院党委组织支部党员集体观看开幕式,认真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开幕式后,迅速组织法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对党的十九大报告进行集中学习研讨。在原原本本学习原文的基础上,深入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支部全体党员积极开展学习活动,通过阅读、研讨、座谈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增强学习实效。

 2.认真落实“三会一课”制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这是党中央对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党支部认真执行《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等有关规定,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每月召开一次党员大会,每月召开一次支委会,每季度至少上一次党课,每半年组织召开一次组织生活会,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着力建设标准化规范化党支部,抓实抓好党支部基础建设,充分发挥党支部在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3.建立支部QQ群和微信群,辅助“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教工第二党支部建立了QQ群和支部微信群,党支部每个月不但把把“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通知发到微信群和QQ群里,还把要学习的文字文件和视频文件发到支部QQ群和微信群里,方便党员观看和下载。  

总之,支部秉承学校的优良传统,勇于创新,在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中逐渐形成了以党员学术骨干为带头人、以网络课程为建设平台、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学与科研成果显著的团队,为学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文/组织部、宣传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