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2019年考研的学弟学妹大家好,我是王硕。2018年考研已经落下帷幕,成绩出来的一瞬间心里这颗石头也随之落地。随后有许多学弟学妹咨询我关于考研的相关事宜,我都战战兢兢小心谨慎,因为这是我的一家之言,我唯恐自己的经历对学弟学妹造成误导。考研是人生路上很重要的一个抉择,我无法评说它的对错,只想把握自己的经验和故事告诉你们,把我这一路的痛苦失意以及幸福欢乐分享给大家。希望我的经历能给你们有益的参考价值。
决定考研这件事由来已久,自从大一进入江财之后我就决定要深造自己。一方面想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另一方面感觉自己的每一次进步都能使自己登上一个更高的平台,遇到更多有趣的人和事,这是后来更进一步确定考研的主要原因。真正开始考研的相关事宜是在大三下学期了。我当时学了金融二专,面对两个同样吸引我的专业,我不知该作何抉择。新闻曾经是我最心仪的专业,我也曾一度以“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为座右铭,但考研涉及到现实涉及到整个人生方向,我顿时没了主意。当时认为或许金融才是比较合适的选择。从大三下学期我开始决定考金融研究生,后来蹭了一段时间高数、微积分等课程,发现实在力不从心,遂而放弃了金融,毅然决然的选择了新闻。我这人一直以来有点贪心,或者说是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些没心没肺般的自信,除非不要,要就要最好的。就是这样的想法促使我选择了中国传媒大学。
人生有时候就是这样,决定你人生轨迹的往往不是一段很长的旅程,而是一个重要的节点,一个看似轻描淡写的决定而已。
我不想详尽叙述我在寻找目标学校时的纠结和苦楚,从2017年2月到3月这一个多月的时间,我一直在纠结和迷茫中度过。从小到大考试经历过无数次,但是考研这还是第一次。它与其他考试不同,这是我第一次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处理所有的事情,包括学校、专业的选择、人际关系的处理,以及所有报名准备流程。考研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它消耗着人的体力和耐心,以孤独和枯燥为日常向考研人施加压力。因此我希望学弟学妹在进行抉择的时候要慎重考虑考研的意义在哪,自己是否有需要考研,再根据自身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下面我想依次说一下四门科目的复习情况。
英语一(63):对于英语我有些羞于启齿,不太能给学弟学妹提供很大的帮助。我的英语一直平平,CET-6很险的低分飘过。因此我在考研英语上算是花了些心思,从三月份开始做历年真题阅读理解,来来回回做了大概三四遍。英语一直断断续续的复习着,但是没背英语作文,我觉得这是我一个失分点,写出来的东西像小学作文,所以作文范文还是要背的。
政治(76):政治76不算得分很高,应该说是正常发挥吧。因为我是文科生所以政治基础还可以,对它的大概框架还是有印象的。政治内容非常冗杂且繁多,个人觉得背政治还在一个巧妙。首先应该先把书过一遍,有个大概框架,这样答题才能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胡子眉毛一把抓,尤其是哲学和近代史的各个时间节点应该做到心有有框架。但是说实话我还是对政治掉以轻心了,当时只觉得背肖四肖八就没问题,但这只能应付大体,选择题还是得靠平日积累。另外肖四肖八会在考试前一个月左右出来新题,一定要密切关注,最好做到全部背熟,考场上的试题会给你惊喜。
新闻史论(125):史论的分数在我的期望值范围内,也在意料之中。实话说来,我没有认认真真背诵中国传媒大学所列的十几本专业课本。我当时报了一个专门针对中传考研的补习班,有两本附赠的集合了中传十几本必看书目重点的红宝书,这两本书再加历年真题总共过了五六遍才敢上考场。但这只是我个人的学习心得,不代表适应于每个人,所以你们要针对个人情况不同选择看书种类和时长以及背诵与否。
新闻业务(109):新闻业务和新闻史论题型大体相似,但是我的业务考较低,因为业务课本背的不是很熟练,论述题看的相对而言较少。所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话是没错的。我想给学弟学妹一个建议,在选择好目标学校之后,一定要严格按照学校给定书目进行复习和背诵,很多考研机构虽然有简答或者论述题的讲解,但是不适用于自己的目标学校,反倒事倍功半。我身边很多研友论起实际业务能力和阅读数量比我优秀,但因在复习策略上没有找对方法导致落榜,很令人遗憾。
另外我想提醒大家的是一个效率问题,不要过多纠结于今天学了几个小时,而是要把重心放在今天学了多少东西。有一些小伙伴过多看重复习时间导致自己身体情况不佳,复习更没有效率,越没效率越想多花点时间,从而造成恶性循环。考研虽然艰苦但不是受虐,大家要享受获取知识的过程和完成目标内容的喜悦。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大家确立好目标之后就快点以积极放松的心态投入到考研复习中,成功眷顾努力的人,加油!(文/王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