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完第101级台阶,她用手支了支腰,把手里的拖把放在身侧。这时,时钟指针刚好指在了23:30。这是她这周收工最早的一天,她抹了把额角细密的汗珠,有条理的规整好打扫工具,准备关掉走廊灯的电源。
她是蛟桥园校区翼珍楼的保洁员周英仔。自2007年到江西财经大学以来,今年已经是她在这里做保洁的第十二年头。不论是最初的食堂,还是后来的档案馆,乃至现在的翼珍楼,她都以无愧于心的态度,像对待自己家一样打扫着每一个工作片区。十二年如一日,师生有休息,她却无假期。每逢双休日、五一、国庆等等,全校师生休息的假期,却是她要做全面扫除的日子。
“小周做工作,我从来都是最放心的。卫生环境绝对整洁干净。”后勤保障处处长李新海说。
“翼珍楼的卫生在小周的负责下,整栋楼空气清新,从来不会有任何异味和灰尘。楼体虽然老旧,但内部焕然一新。我每天上班都和在家一样舒心。”在该楼办公的国际经贸学院兼研究生院长袁红林这样说道。
“好舍不得这里,有小周的地方,工作环境最贴心,她从不在我们工作的时候做打扫。不管加班到多晚,她都会等老师离开再收拾洗手间,生怕放水弄出一点动静,影响到老师的教育科研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江水法搬离翼珍楼时,满是留恋地说。
“校园环境综合整治,人人有责,责无旁贷,势在必行。”4月17日,校长卢福财在校园环境综合整治动员大会如是说。在会议动员下,校全体教职工及学生,都在行为上有所反馈。每个人的肩上有实现最美校园的责任,每个人的心中有校园文化建设的担当。工作成绩,在实效上见高低。
校党委书记王乔强调,要扎实做好本职工作。这在周英仔身上得到了很好体现。她对自己的要求,一天至少两次的基本打扫。午饭提前20分钟,工作就早完成20分钟,老师再一次上班,地面不会有一滴水。舍弃午睡的时间,地面又恢复上班之初的模样。
“那您不困吗?工作后不需要休息吗?”“当然会困啊。但是我工作完之后,老师就来上班了。不能让老师学生找我的时候,看我躺在床上吧,那多不好。”周英仔像是想到了画面,眉头紧蹙,一脸窘迫。但当追问她有何不好时,她又说不上原因,连连摇头。“我要是困了,就去门口站着,还能和来上班的老师打招呼,然后就不那么困了。”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周英仔学历不高,但心中却始终强调着“敬业乐群、臻于至善”的品质精神。“既然这是我的工作,那我就要做好。周围环境好,大家都开心,我就很知足。”提到为何坚持把保洁工作做好时,她眉眼间神情羞涩,质朴的回答却直击人心。没有明文要求、没有强制监管,她就已经为校园文化建设默默服务了十二年。
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下,周英仔始终以自己的角色,身在其中;而在校园美丽后,她又回到了“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去,不为大众所知。
初春,东隅路鲜有落叶;盛夏,腾蛟路盛开茶花;深秋;见贤路不会嘈杂;凉冬,思齐路平整没有坑洼。你们可知,有多少“周英仔”在为校园文化默默付出着呢?(文/胡婷婷 图/刘华睿 嵇宇峰 编辑/姜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