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刘七宝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丰收》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著名作家、江西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孙海浪为《丰收》作序,对作品予以充分肯定。
《丰收》是刘七宝生历时5年创作的农村题材长篇小说,共20万字,讲述了上世纪70至90年代赣南客家古镇鹭河(以赣县田村镇为原型)普通农民的故事。小说通过村子里几组家庭人物矛盾冲突展开一波三折的故事,把“人民公社”“分田到户”和“改革开放”三个不同时期的人物个性、命运与鹭河这个客家古镇的地理风貌、风土人情粗略地勾画出来,呈现了当代客家农民淳朴善良、勤劳致富的精神品质,展示了赣南农村风貌、客家风情。
孙海浪的《序》充分肯定了小说的创作特色和作者刘七宝生的创作热情。他表示,刘七宝生选择农村题材进行创作是颇有眼光的,体现出作者“高山仰止”的胸怀与远见。作者一定“有飞天之志”,一定能够实现自己多彩的“文学梦想”。同时,他勉励刘七宝生不但要做“有飞天之志”的“仰高山者”,“还必须低下高贵的头,赤着一双脚,在那飞溅的泥泞地里,不知疲倦地来回播种与耕耘”。
刘七宝生,1987年生于江西赣县,现为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南昌晚报》记者。2009年开始小说和诗歌创作,常有作品见诸报端,多首诗歌入选《2016江西诗歌年选》。(文/谢行焱 图/刘七宝生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