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下午,以“新时代我校金融学科发展与融合”为主题的金融学院教育思想大讨论举行,会议由党委王琪书记主持,学院领导班子成员、专业负责人、支部书记以及部分教师代表参加,就金融学科未来的发展与融合进行了主题探讨。
汪洋院长在发言中强调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的目的是为了认清金融学科发展的状况,找出问题和差距,明确目标,关注学科发展的重点,促进我校金融学科的繁荣和发展。社会各界和校友对学院的期望很高,金融学科融合要做到“以生为本”,要不忘“为谁培养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要不忘探究真理和服务国家的初心。当前中国正面临着经济脱实向虚,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以及系统性金融风险加大的问题,对于金融学知识和卓越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
刘兴华副院长认为金融学科建设应着眼于新时代的背景,无论是学科方向设置、学术团队产生、科研产出和人才培养特色和质量都应该不忘服务国家的初心。
凌爱凡副院长提出学科融合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学科融合,在专业和课程上进行交叉融合;第二,在学术研究方面的交叉融合,组建交叉学科的科研团队;第三,服务地方经济的专业团队的融合。学科融合对学院既是机会也是挑战,要选择有利于学院发展的模式,有所为有所不为,做我们能做好的融合。
胡少勇副院长结合教学管理,认为全院上下都要认识课程体系、课程教学、教学条件、教育管理、教学实践等内容都要以“以学生为中心”,目的是建立以“学”为中心,着力于人才培养,在这个基础上积极实现学科融合。
黄飞鸣教授结合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中国金融的结构、业态、功能发生的重大的变化,他认为在这个大变革时代下,中国的金融实践空前丰富。在当今金融科技迅速发挥在那的大环境下,学院可以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进一步推动学科发展,在合作中找到突破口。
钟小林老师认为要建设好金融学科,首先要认清市场与科技共同驱动的金融结构变革,把握未来金融理论的发展趋势,学科融合是大趋势,但是可以换一种方式,由不同专业的老师同上一门课。
蒋崇辉老师分析了当前形势,指出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目的是实现学科发展。作为金融学院的专任教师要时刻紧密联系实际,关注国家社会的深刻变化,推动我校金融学科在巩固优势的同时实现与时俱进,不断以更丰富的内容完善自身结构。
支部书记吴艳艳老师提出学科要发展,前提是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学院可以鼓励专任教师到金融机构进行实践培训。
王琪书记在总结中指出,学科融合是大势所趋,学院应该发挥全院老师的力量,此次教育思想大讨论希望能够进一步推动我校金融学科的融合和发展,相信通过全院老师的努力,我校金融学科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创造出新的辉煌。(文/苑珺 图/金融学院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