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终审决赛在上海落下帷幕,我校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谢亮老师指导的2件决赛作品,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平我校科技发明制作类最好成绩,二等奖也是我校在历届“挑战杯”中的最好名次。其中,《基于生物电控制的仿人反馈假肢手》(参赛学生:张新斌、吴彪、李玫洁、温昕、邹宗佑、余鸿飞、于敏、原靖怡)荣获全国二等奖,《双向交流手语翻译器》(参赛学生:吴家帆、欧阳欢、潘璠、朱之怡、汪骞、黄龙、管骏、李静)荣获全国三等奖。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被誉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作品分为自然科学类和哲学社会科学类,自然科学类作品涵盖了机械与控制、信息技术、能源化工、生命科学、数理等六大学科;哲学社会科学类作品涵盖了法律、哲学、社会、管理、经济、教育等六大学科。本届竞赛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科院、全国学联、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竞赛以“青春新动能,挑战创未来”为主题,体现了服务国家大局、地校发展、大学生科技创新的办赛宗旨。竞赛自启动以来,2000多所高校举办了校级竞赛,200多万大学生直接参加比赛,参与项目约60万个。
据悉,相比上届我校4件作品入围“挑战杯”决赛,本届竞赛我校取得新的突破,共有5件作品进入本届全国终审决赛,除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的2件科技发明类作品外,还有2件本科和1件研究生的哲学社科调查报告类作品进入了全国终审决赛。
近年来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非常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立创客空间,以赛促学,取得了一系列丰硕的成果。学院谢亮老师指导的作品连续4届进入“挑战杯”全国终审决赛,上届更是取得了全国二等奖和三等奖的突破。仅在2017已经结束的赛事中,学院谢亮老师指导的随芯所欲团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物联网设计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和iCAN国际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中,就获得特等奖4项、一等奖7项等数十项奖项的优异成绩。2017年5月3日,随芯所欲团队的作品还得到了江西省省长刘奇的高度肯定。(文/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赖林权 周豪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