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18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校三万余师生员工通过网络、电视等多种方式收看了十九大开幕式和习近平总书记代表十八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的报告。2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闭幕。连日来,全校师生员工持续关注十九大召开盛况,热议十九大报告,并纷纷表示,要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不忘初心,砥砺奋进,为把我校建设成为基础厚实、特色鲜明、人民满意、国际知名的一流财经类大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生态文明研究院院长谢花林表示,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进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贯彻绿色富国、绿色惠民和绿色承诺的绿色发展思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充分发挥市场和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构建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用经济杠杆撬动环境治理,加速构建生态保护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会计学院海归博士白敏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19大提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唯一领导,坚持经济上改革开放,坚持执政为民,坚持依法治国,坚持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团结海外华人华侨共同维护祖国统一。作为一名从海外归来的学者,我也将乘十九大东风,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国家‘一带一路’宏伟蓝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做出新的贡献。
生态经济研究院潘丹表示,党的十九大报告围绕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入论述,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作为一名从事环境经济的科研工作者,我为此感到非常振奋。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牢把握科研契机,将自身的研究问题与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为美丽中国建设“攻坚克难”;要积极深入基层一线调查,努力做到“将文章变文件,对策变政策”,为生态文明建设“献计献策”。
信息管理学院方玉明教授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很多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人工智能对我国科技界和制造业的重要意义,说明新一轮的科技产业革命对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可能带来的革命性变化。人工智能被称为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革命,工业革命将人类从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信息技术把全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人工智能则是要将人类从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正如他在十九大报告中反复强调的“不忘初心”四字,作为人工智能研究一线的科研人员必须清楚,不管科学技术如何深入发展,如何取得各种飞跃性进步,我们的研究都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进步,为了共同构建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许诺全人类一个美好的未来。
国际经贸学院海归博士刘祎,我认真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后,我深受鼓舞,信心满满,要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时代,始终充满奋斗热情。我认为十九大报告思想深邃,许多话都讲到了老百姓的心里去了。报告中的鲜明主题就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追求、伟大的情怀。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和科研人员,我将立足于本职,敢于担当,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态度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贯彻好十九大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海归博士陈季龙表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作为一名青年学者,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立德树人做研究,还应将自己的人生梦想与中国梦紧紧联系在一起,不忘初心,在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中坚定信念,勇于担当,继续前行。
金融管理国际研究院海归博士赵阳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未来,我将把报告的精神融入科研、教学中,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产出高水平的科研成果,为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文/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