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实践发展永无穷期,党建探索永无止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是我们党在新形势下深刻认识政党定位后作出的新的战略决策,是一次党建观念、工作作风、活动方式的系统变革。在新形势下,基层党建工作面临的责任更重、任务更紧、意义更深远。如何创新基层党建工作,夯实党执政的组织基础?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委教育工委的指导下,校党委认真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把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作为根本原则,把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作为基本目标,把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作为内在要求,围绕“保方向、凝人心、强基础、重作风、严要求”的党建工作思路,强化“一核两基三创五评”工作机制和措施,坚持以党委领导为核心统领大局,大力加强校属单位党组织保障作用和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今起,组织部、宣传部联合推出系列报道,将从抓党建责任的落实、抓基层组织的政治引领等方面,展示江西财经大学基层党建工作中的特色亮点,喜迎党的十九大。
在组织建设上真重视
为夯实学院团组织基础,国贸学院分团委将统筹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五项重点工作与我校当前共青团工作紧密结合、深入融合,进一步完善团支部等级评估制度,围绕规范运转、配置资源、培养骨干,运用眼睛向下、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的工作模式,有效的激发团支部活力。依托组织优势,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线,以“国贸青年说”为载体,持续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我伴祖国共辉煌”“携手百年辉煌 共筑江财梦想”等教育活动,坚持唱响主旋律,在强化传统品牌的基础上创新活动形式,引导帮助国贸学子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在实践活动上谋突破
为服务好学院广大团员青年,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国际经贸学院分团委每年推选1位“阳光青年”心理健康形象大使;设立2个楼栋雷锋服务岗;举办3期中小微外贸企业创业论坛;创建4个在线答疑学习讨论组;开展5场全院级“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大学生主题课外实践活动。同时成立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扬爱行动”。与财大附小、南昌市敬老院、启音聋哑学校、青山湖社区等单位建立志愿服务基地,提供服务。引导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每年有近百支队伍,近千名师生通过各类实践或社团活动开展实践服务。2013-2016年,学院连续四年获评“暑期三下乡优秀服务队”。其中2016年获得江西省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服务队。
在思想引领上抓关键
在立足媒体自身特色差异化发展的同时,促进矩阵内各类媒体紧密融合,对青年学生形成有效覆盖和影响合力,在时事热点等关键节点上,通过团学工作体系对舆情信息进行分析,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倾向。学院以微信平台为依托,推出广大青年喜闻乐见、五位一体的“国贸青年听”“国贸青年学”“国贸青年学”“国贸青年行”“国贸青年传”线上线下互动服务平台,构建网上共青团建设体系,更好地凝聚青年,服务青年。在“青年之声”服务的基础上,基于学生跨专业交流需求,探索构建O2O学术交流平台,做到线上联络、线下交流,随时随地发起学术讨论。
在服务学生上求创新
为服务学生成才需求,促进创新创业创优,国际经贸学院分团委围绕“综合素质高+外语能力好+创业能力强”的人才培育目标,利用网络平台整合信息资源,运用《国贸学院教师指导学生课外活动实施办法》为学生提供智力支撑。同时,在构建创业工作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专业+竞赛”塑造英语能力,打造多种英语竞赛平台;匹配“创业+实训”提升创业能力,建设“国贸青年行”创新创业实践中心;立足“学科+科研”夯实综合能力,建设“大学生‘挑战杯’训练营”,不断深化创业就业服务举措,使得国贸学子“学中干、干中学”。据统计,每年参加各级课题申报、科研竞赛的人数占总数的近86%。
在党建带团建上出成效
国贸学院分团委坚持发扬“党有号召,团有行动”的优良传统,积极践行党建带团建的工作方式,有效实行学院党建带团建的工作办法,自觉履行学院党委的工作要求和配合力度。同时,学院党委还将团建纳入学院党建工作的工作规划和年度考核内容,建立起学院党政班子定期听取学院共青团工作专题汇报制度,实行学院分团委书记列席学院党政联席会制度,切实把学院共青团工作纳入学院工作的督导范畴,定期对相关工作行了解内容、指导推进,确保学院共青团工作落到实处。
一直以来,国际经贸学院分团委坚持秉承“追求卓越,团队决胜”的行为理念,积极探索“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商务精英”的育人模式,大力发扬以“爱是我们的源动力”为核心的家文化,构建了“基础扎实,重点明确,特色鲜明”的服务学生的工作体系,推动团学工作向精细化、纵深化的发展。学院先后获得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江西省五四红旗分团委等荣誉称号。在今后工作中,将立足团组织的职能发挥,明确方向,把握重点,突出特色,积极参与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努力发挥共青团的生力军作用,为建设百年名校江财梦做出应有的贡献。(文/国际经贸学院 刘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