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简介】:狄国强,男,1964年3月出生,硕士学位,信息管理学院计算机系党支部书记,教授,江西省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多次被评为学校的先进工作者,2016年7月被授予校“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践行专业强内功
身为专业教师,所从事的领域又是更新快的计算机IT领域,发展快、实践性强、应用广。所教授的课程软件工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主干专业课,要教好这门课程,教师自身应该具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的背景和开发应用系统的实践。否则,仅仅是从书本到书本是很难真正教好这样一门核心课程的。
为此,他特别注重与实际结合,在实践方面狠下功夫,开展了应用型、接地气的科研活动,专注于呼叫中心研究十多年,先后给江西的十几所主要高校的招生咨询热线安装使用,有的至今还在发挥作用。持续地对该项目进行深化和扩展,不断丰富和拓展应用领域。获得了一批相关成果,如毕业生档案呼叫中心,被应用于多所高校的档案馆;CRM营销系统先后应用于媒体营销、电话营销等电子商务领域;移动互联网型CTI中间件自2011年被应用于江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中心以来,每天24小时运行,服务于每年几十万的毕业生,受到应用单位的好评。这些有特色的科研获得多次省级优秀科研成果的表彰,获得一等奖2次,二等奖3次。2011年12月被江西晨报整版报道。
质量工程不停歇
作为教师,他深切地认识到,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为此,积极参与了各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通过不断申报各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课程资源、改进教学技巧、提升教学效果、扩大社会影响。
主讲的“软件工程”课程2006年就被批准为省精品课程,2014年转型为省精品资源共享课,2016年又被批准江西财经大学校级MOOC课程,已经在超星、智慧树、中国大学MOOC三大平台上线运行。在持续的努力下,近十年来承担过四项省级教学相关课题,对教学不断研究和探索,获得一系列的教学表彰,以主持人的身份获得江西省第十三批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优秀奖2次,获得江西财经大学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2次。
获奖的多媒体教学资源被中国教育资源网收录面向全国推广,主编的教材《软件工程实验》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和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出版后受到广泛的欢迎,多次加印累计达8000册,被北京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国家级精品课程软件工程选用并给与了好评。
与时俱进促教学
当看到社交媒体受到学生的喜爱,就思考着怎么在教学中应用?先后尝试了自建网站、QQ群、博客、微博、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用于教学。开通了教学微信公众号,每新开一个教学班都要新建相关的教学群,利用这些新媒体在课外解答学生的疑惑,延伸教学的时间和空间,宣传学生的成果和案例,推送网络上好的学习经验和案例。以学生自身的成绩鼓励学生,以学生身边的案例激发学生,以学生喜爱的沟通工具和方式拉近学生。开设的课程受到学生的欢迎,如:“金融信息系统”课程的选修人数不断扩大,每次都要扩容。
醉心专业育人才
狄老师认为只有热爱自己的职业,才能够从工作中获得快乐!他曾经在银行兼任过部门高管,有机会离开学校,进入高薪的银行业,但是他热爱教师职业,在最后的选择中,依然选择留在教学岗位。
在学院,除了正常的课程教学外,积极指导学生的课外实践活动,比如各种大学生学术竞赛,不仅仅指导本专业学生,还指导过其它专业、其它学院的学生,不管是不是有指导老师的名份,只要学生来要求指导,概不拒绝。
近十年来,指导本科学生课题不断线,坚持了与所指导的本科生每周至少见一次面,虽然住在高新区,离学院20多公里,平时几乎天天在团队办公室,即使是在假期,也经常到学校和学生一起讨论,使学生课题的结项评价保持在优良等级。在所指导过课题或比赛的本科生中不乏考上985名校的研究生,如严聪、陈宏亮、万小妹、李小姗、姚玉姝、刘闫庆、邓程、程宇芬、王晓文、陈天楚等。
问起他的感受,他说指导学生也能够得到快乐!因为,师生之间实际是在互相感染,老师传递给学生专业经验和人生感悟的同时,学生们阳光、朝气蓬勃的精神也带给老师快乐和年轻的感受。
两学一做重践行
2016年党支部换届,在上级党组织的关心和计算机系全体党员的支持下,担任新一届的党支部书记,这是他在时隔24年后第二次担任党支部书记。他以建设规范化、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计算机系党支部为目标,严格三会一课、民主评议等基层组织制度,组织好党支部的组织生活会,开展好“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
为了让党支部建设有生机有活力,他注重结合教工党员的特点,发挥全体党员的合力来建设党支部。一方面发挥了党员领导干部的积极作用,校领导王乔、校首席教授万常选等作为支部成员,起到了良好的模范带头作用;自己作为支部书记以身作则,常思考勤探索。同时,他又充分调动了每个党员的作用,让支部成员人人参与支部的建设,人人关心支部的工作。同时,他非常注意丰富党员教育形式,结合重要时间节点,以党员活动日等为载体,开展志愿服务等形式推动党支部组织生活多样化,让党支部的组织生活灵活有吸引力。他推进党员作用的发挥,结合教师特点,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发挥教工党员在推进学生专业学习、志愿服务、竞赛指导、社会实践、就业创业等方面取得成效,在引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促进学院学校事业发展中发挥了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文/信息管理学院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