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融学院“情系中源”赣青扶贫社会实践服务队一行26人,在学院党委书记胡建国的带领下,奔赴宜春市靖安县中源乡开展了以“精准扶贫,金融下乡”为主题的调研帮扶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深受当地村委会以及被帮扶贫困户的高度肯定。
圆梦微心愿,照亮脱贫路
中源乡合港村位于靖安县西南部,四周高山矗立,是以农林业为主的典型落后山区。下乡期间,队员们分组走访了对接贫困户家庭,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制定有针对性的脱贫致富计划,并送上写字桌椅、落地风扇、运动鞋以及运动器材等物资。当10岁的脑瘫患儿蓝剑看到他梦寐以求的写字桌椅时,他露出了纯真灿烂的笑容,让大家感受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淡淡喜悦。
据悉,在活动前期,学院多次联系当地村委会,了解当地实情,收集微心愿清单。通过筹集圆梦基金及开展义卖活动等形式,力求为当地孩子们实现心愿。礼物虽小,却凝结着每一位队员的心意,就似温暖的火种,点亮了受助孩子们心中奔向幸福小康生活的希望。
宣讲路同行,金融助扶贫
“太感谢了,要不是你们,我自己很难弄明白这些国家的好政策。”合港村精准扶贫工作站前,一位年逾六旬的老奶奶紧握志愿者的手连声道谢。9日上午,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所长,为合港村79户贫困户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扶贫政策和金融知识宣讲,并主动走入农户家中宣传普及金融知识,推动金融下乡,让国家精准扶贫政策走进家家户户。这是金融学子履行社会责任、普及金融知识、提升公众脱贫意识的重要举措之一。
为提升宣传效果,行前,队员们通过专业书籍和官方网站,收集整理了大量国家扶贫政策信息,提炼总结为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并设计了易于携带、简洁生动的宣讲易拉宝,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前期准备工作。
多维共发力,续写新篇章
“如何解决葡萄园技术要求高、种植成本高,销售价格也相对较高带来的产品滞销类问题呢?”在合港村重点扶贫产业葡萄园开展调研时,面对村民提出的问题,金融学院副院长凌爱凡老师带领着学生团队发挥专业所长,提出了一些经济管理和财务方面的建议。延长产业链、建立特色品牌、引入“互联网+”模式进行宣传推广、拓宽销售渠道……金融学子积极联系课堂所学,为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提供智库支持。
除此之外,实践服务队还参观调研了靖安农商银行、远南竹木集团等地,与当地金融机构及企业,就如何结合当地特色经济产业,利用国家精准扶贫系列政策开展“造血式”助脱贫活动等问题,展开了探讨。并辅以实地问卷调查等手段,为完善扶贫课题项目提供助力,切实推动当地经济水平的提升,打响扶贫攻坚战。
聚力精准扶贫攻坚战,青春助圆小康梦。2017年是精准扶贫的深化之年,通过实地调研与精准扶贫的有机联动,金融学院“赣青扶贫”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为正在赣鄱大地上紧锣密鼓开展的扶贫工作传递了江财力量。在实践过程中,服务队成员们始终秉承“信敏廉毅”江财精神,贯彻“方圆融通”院训,为基层送温暖、献爱心,在服务中受教育、长才干。在积极响应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脱贫攻坚新部署,点燃致富火炬的同时,也照亮了金融学子前行的理想之灯。(文/金融学院 刘佳 编辑/梅瑾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