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财大人物】钟元生:研精覃思,润物无声




【人物简介】钟元生,1968年1月生,江西财经大学博士生导师,教授,博士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教育技术装备协会专家委员、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专家委员会电子商务专业委员会委员,江西省计算机软件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江西省政府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理科)成员、江西省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西省大数据与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西财经大学教育技术学硕士点导师组组长、学术委员会委委员,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曾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会议评审专家,我校用友软件学院(今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副院长。荣获学校2015年度“十大优秀研究生导师”和2016年度“教学十佳”称号。


心怀感恩,出国拓眼界

     在钟教授的成长道路上,有几位老师给予他弥足珍贵的启发与引导。

本科阶段,钟教授所学专业为计算机软件,是江西师范大学第一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一名导演出生的专业教师熊光魁给了他很大的触动,时隔多年,钟教授回忆道:“当时我的老师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讲解的十分深入细致,在学习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他放弃导演这一旁人看来香饽饽的职业,转而在并不成熟的计算机行业进行钻研。”后来在就业发展等方面,这位教授还提供了许多帮助。除此以外,当时的一批教授全身心的投入人才培养之中,深深地感动了他。作为一个农村出身的大学生,在人生的最重要阶段,得一批良师教导,立志成为老师那样的人。

这些教授们对他的影响绝不限于此。多年之后,在钟教授34岁时,参与创办用友软件学院并任第一副院长。当学院有一定规模时,他毅然放弃这一职位,转而全身心投入他最喜爱的教学科研领域。

另一位对钟教授起着“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作用的教师便是他的研究生导师陈德人教授,正是导师引导钟教授接触互联网及电子商务等相关知识,牢记浙大人的求是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在计算机行业不断耕耘。

在交谈过程中,他还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科研的经验:“科研人员,眼光很重要,看的远,才能走远。此外,不仅要精通专业知识,更要博览全书,科学源于生活,最终要回归生活,我们所做的工作,必须服务社会,提升人们生活,才会更有价值,更能得到人们认同。”

有一句话,钟教授一直难以忘怀,那便是有些美国教授曾经说过的一句话:“想法我们已经提出来了,做的也差不多了,剩下的工作就交给中国的教授来做吧!”

这引起钟教授的思考,“为什么中国人给外国人的感觉就是只能做一些对科学知识修修补补的工作。”

直到学校给了他作为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电子工程与计算机系访问学者的出访机会,他才逐渐悟出解决之道。

出国交流拓宽了钟教授的视野,他做的不是走马观花似的调研,而是走进实验室,走进科研领域进行深入钻研和探索。

在访谈过程中,钟教授详尽的分享他那段美好的出国交流经历,同时也发出深深的慨叹:“第一,互联网条件上,9年前的美国大学校区内基本实现了无线网络全覆盖,在校园的任何区域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那时的网速甚至还快于如今我校的网速;第二,管理科学,通过网络安全考试,才能取得实验室的开门钥匙;第三,学校网站的学术与学生氛围浓厚,有关图文发布快。“

在留学期间,钟教授悟出将来的计算机应当会逐渐走向移动领域,如同手机移动一般,他朝着这个方向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在研究上,他走入课堂与实验室,感受到国外不一样的教学理念。他认为:“学校的服务应当更多地围绕教授与学生,宣传方面更多地突出教授的研究,有意识地报道学生的创新产品。”

同时,钟教授深刻地指出,“在安卓、云计算及大数据上,虽然我们的技术与美国相差甚至有5年以上,但是我们应当看重自己的资源与能力,利用巧劲达到‘人无我有,有无我优’的局面。”


科研路漫,坚持且踏实

     在科研路的路上,钟教授有着持之以恒与脚踏实地的态度。他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移动学习、软件工程实习实训、移动商务、电子商务信任管理。

近年来,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副主持一项,完成省级以上课题9项,现主持省部级课题3项,横向课题1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四项(两项第一主持且获一等奖),出版专著2部,主编教材9部,发表论文近40篇。

在求学期间,他将毕业论文选题确定为当时不受重视的“电子商务信任”。光查阅文献就耗时3个月。拥有着高眼界,肯吃苦的特质,他踏上了科研之路。

作为江西省大学生科技创新与职业技能大赛--《手机软件设计赛》发起人、总策划、首届承办方负责人,他见证了设计大赛的成长。这是为数不多的我校自主发起和举办的一项大赛,对此,钟教授感到深深的自豪,他知道,这对我校软件专业与外界交流有莫大的帮助。

《江西省手机软件设计大赛》在省内收获良好口碑,其突出成绩都离不开钟教授的付出。

谈到比赛的成熟化,钟教授感触颇深。起初,比赛未得到界内的重视。钟教授决定自费投资并开设培训班,在钟教授的努力下,比赛逐渐得到学校的支持,这对于大赛的发展起了基础性作用。

钟教授谈及这项比赛时开心的说道:“第一届比赛就吸引到了40多所省内高校,并且还被江西卫视进行专访报道,这越发激起我的办赛热情。”

还有一个细节让钟教授难以忘却,在40多所学校中,还有省内少量知名高校缺席,这让钟教授愈战愈勇。如今,设计大赛已经吸引到数万名学子参赛,比赛的规模和含金量也在不断提升。

“参加别人创办的比赛与别人参加我们的比赛,两者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钟教授自豪的说道。

同时,展望未来,钟教授打算进一步推广手机软件设计大赛,争取将它早日升为全国联赛,开展中英文双文比赛,让它走出江西,辐向世界。这也是钟教授不懈努力的动力之一。


寄语桃李,实干并勤学

    去年,在江西省本科教学评估中,我校软件工程专业被评为全省第一。我校教育技术学研究生硕士点后来居上,生源质量和就业质量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影响,这离不开钟教授的默默付出。

钟教授用心教学,以求真务实的态度做好实验工作。在他的实验室中,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学子,其中就有主持国家自然基金的徐军、清华大学出版社多部教材主编高成珍、江西省委机要局干部陈俊海等。

叶云鹏是钟老师实验室的一员,在刚刚进行的互联网+设计大赛带队获得全国二等奖,他这样评价自己的恩师:“钟老师一直严格的要求我们,工作室的制度也在不断的改进,同时他不仅会从大方向去引导着我们的思想,同时也会在做事的细节方面去教我们如何能够做的更好。在实验室让我学会要以一个“产品”的创业者思维去构建项目,而不仅仅是一个“码农”思想去写代码。”

作为一名曾经身处本科教育一线的教授,钟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教育理念。首先,钟教授强调了编程入门的重要性。学习计算机,编程语言基础至关重要。在课上的学习,不仅要记住经典案例,更要学会改进;第二,实践为本。本科看重自学能力,学生应当围绕着小项目多动手,并带着问题找方法;第三,拓宽视野。学生的学习不应当局限于本专业,并且强调了英语的学习的重要性。“在我读研读博期间,我都会每天晨读英语。”钟教授谈及亲身经历。

“研究一个方向,就一定要坚持下去,并脚踏实地,肯花时间,这样终会有成绩。实干并勤学,这也是我选择学生的标准。”钟教授深切地说道。

钟教授如春风般的谆谆教诲给予学子颇多启发。感恩师者的诚心,踏实实干的精神,国际化的眼界,看重教育的胸怀……这些特质,引领着钟教授收获了众多喜人的成就。江财百年名校的建设,离不开“科研之光”的引导。(图文/软通学院 李嘉能、赖奕帆、赖林权    编辑/刘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