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学在江财】王巍、马萌:亦专于业亦专情,不负韶华不负卿

    【人物简介】王巍,男,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2017届毕业生。曾任经济学院宣传部部长、大学生传媒联盟记者。曾获国家奖学金、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省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三等奖;校三好学生、校一等奖学金、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校优秀宣传个人、校单项先进个人、大学生传媒联盟优秀记者。在CSSCI、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3篇,在凤凰网等国家权威网站发表文章8篇。现已考研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马萌,女,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2017届毕业生。曾任经济学院记者团部长、大学生传媒联盟记者、校“三下乡”峡江队重点课题负责人。曾获得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三等奖、省市场调查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二等奖、校企业奖学金、校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校证券投资模拟大赛“股王”称号、校优秀宣传个人。在CSSCI、国家级期刊发表论文2篇。现已考研至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刚刚成功通过厦门大学硕士研究生复试,王巍和马萌知道,他们的未来又一致了。

梳着干练短发、时刻洋溢着青春笑容、声音宛如银铃般清脆的马萌,和皮肤白皙、戴着眼镜、眼神羞涩而温柔的王巍站在一起、手牵着手,谁能想到画风迥异的两人竟是经济学院远近闻名的“一对儿”?

他们的故事没有多少风花雪月、儿女长情,但却如衔泥筑巢的家雀儿一般,充满了专注与执着,风雨过后是充实而圆满的青春赞歌。

人海茫茫逢知己

两人的缘分始于三年前的一次“出格”。

大二时,王巍是学院“科班出身”的记者团团长,每天一成不变地写新闻稿是他的工作。马萌却是自告奋勇调入记者团的“插班领导”,青春无畏,一心想着创新宣传。读了一本介绍运营微信公众号的书后,她惊讶于微信宣传的各种奇思妙想,抑制不住激动的心情敲开了王巍的寝室——“我们一起来做学院微信公众号吧!”

如今,当王巍回忆起这一切时,仍然记得自己当时的反应。“真是疯了!”循规蹈矩的他本想安安分分地度过任期,但马萌的热情与执着终于打动了自己,也加入了这次“出格”的行动。管理学院微信的日子里,他们总是一起学习微信运营知识,一起熬夜制作图文推送,一起到学院各个部门搜集素材、寻求合作,甚至连三餐都在一起讨论推送文章的内容。性格迥异的两人在对待工作的细致和耐心上竟是出奇地一致。在他们辛苦运营下,学院微信人数首次超过学院总人数,文章被中青网转发。

而他们也惊讶地发现,彼此有着许多相同的爱好和志向。王巍喜欢素描,马萌热爱水墨;王巍醉心于音乐,马萌就有一副好嗓子;马萌知道,王巍在生人前是“冰山脸”,在熟人前一秒变笑话自动播放器;王巍也看见,马萌开朗外表下实则有一颗最细腻温柔的心,会在他说错话时轻轻提醒,会在他冷了场时帮忙活跃气氛……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都立志在学术上开辟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从相识到相知,马萌的爽朗活跃了王巍的沉默,王巍的温润补和了马萌的热情。就好像巍峨沉寂的大山之中,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霎时间,风吟水淙,花柳自喧,沉重与灵动走到一起。

历经波澜弥相惜

“情窦初开”的兴奋劲儿没能持续多久,确切地说,当他们刚要为共同的理想开始奋斗时,就遭遇了波澜。

大三决心踏上学术道路后,王巍和马萌就辞去热爱的宣传部工作,将自己投入到一场场学科竞赛、一篇篇论文写作中去。在旁人想象中,他们应该是卿卿我我,顺手发表研究成果,站在象牙塔的顶端,还能接上地气。但现实是,他们每天做数据、愁结果、憋论文,为前途感到彷徨,与咖啡、蚊子和凌晨三四点的钟声为伴,这一切都不罗曼蒂克。

磕磕绊绊自然是常有的事,两人往往因为意见不一致而争执,结果就是长达两三个小时的“冷战”。但“冷战”过后,两人又跟没事人似地继续“寒窗”。“好在我们的目的很一致。”马萌笑着说“我们都不想和彼此分开。”抱着这样的信念,他们在每一次争吵后都努力换位思考,每一次思考后都对对方更加珍惜。

稍显泥泞的起点过后,便是春暖花开。两人合作撰写并发表数篇论文,其中1篇被CSSCI期刊录用,1篇发表于04年核心期刊,在省级以上比赛中多次获奖。更难能可贵的是,多次的磨合让彼此的需求也为对方所熟悉。时至今日,他们举手投足体现出的和谐默契不知羡煞多少旁人。就像天一凉,王巍会迅速给马萌披上准备好的衣物,马萌会把盛满热水的保温杯放在王巍面前。

风雨同舟两不弃

大三暑假前,马萌毅然放弃了自己的保研机会。“我要和你读同一所学校!”坚定地说完这句话,她就和王巍一起投入到考研的“白热战”中,追逐起徘徊在厦大芙蓉湖畔的梦。

两人分工明确。马萌头脑敏捷、思路清晰,负责考研信息收集和规划学习方案,资料要及时更新不能拖拉,笔记要按照固定格式来做,这些都是沉默内敛的王巍想不到的;王巍则负责严格作息时间、整理两人心得和其他一些细致的工作。考研压力固然很大,但两人思想上共鸣更多,彼此每一个想法甚至眼神都能马上理解。有时候情绪不好,他们会用背名词、说英语的方式调整心情。用经济学原理来调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是两人独有的默契。

“你要是考不上,我就和你一起调剂。”当得知马萌初试发挥失常,成绩没有达到预期的分数后,稳上厦大的王巍很自然地这样说道。他一边细致地为马萌准备复试资料,一边督促马萌加紧复习。时间短,任务重,复试前准备的五天,硬生生给两个人过得好似五年一般。功夫不负有心人,因心态良好和准备充分,马萌成功逆袭,顺利通过复试。两人爱情的小舟,在遭遇多次风雨后,再次相逢,一如既往。

人生无常,少有圆满。但何其幸运,让王巍和马萌在茫茫人海中相识相知,波澜历经,同舟风雨,终成彼此灵魂伴侣,这背后是深深的责任与信任,是不懈的专注与执着。正所谓:亦专于业亦专情,不负韶华不负卿。(编辑/陈启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