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8日,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复赛结果公布,我校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参加国赛的两件作品:谢亮老师指导的《基于同步控制的智能手套和仿生机械手臂》(参赛学生:汪映兰、左斯、王颖、刘玮康、傅乘乘、郭燕、刘露露、陈倩倩)和谢亮、曹重华、李刚老师指导的《基于同步互动多媒体教学的多功能鼠标笔》(参赛学生:熊勇、李文婧、郭倩影、崔璐、王燕、钟华兴、张典、袁鸣杰),均成功晋级全国终审决赛,有两件科技发明类作品同时进入全国终审决赛阶段,这在我校还是首次。
本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终审决赛由广东工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联合承办。按照校、省和全国三级竞赛逐级选拔的。5月31日,由团省委、省教育厅、省科协、省学联主办,南昌航空大学承办的第十四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江西赛区终审决赛在南昌航空大学落下帷幕。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师谢亮指导的《基于同步控制的智能手套和仿生机械手臂》、《基于同步互动多媒体教学的多功能鼠标笔》和《面向多群体的快捷安全小卫士》(参赛学生:杨婷、翁凯玲、刘一畅、张弛、鲁泓颍、皮怀雨、汪骞、钟瑜斌)三个作品,分别荣获江西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最终《基于同步控制的智能手套和仿生机械手臂》和《基于同步互动多媒体教学的多功能鼠标笔》两个作品获得国赛参赛资格。
根据评审规则,国赛全国评审委员会的评审工作分预审、终审两阶段进行。预审要评选出省级组织协调委员会和发起高校报送作品的80%左右的作品入围获奖作品,评出入围作品中的40%获得三等奖,其余60%进入终审决赛。经过这样的层层选拔,软通学院的两个作品将于今年11月份在广州举行的终审决赛现场竞逐特、一、二等奖。(文/软通学院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