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谢林利,女,中共党员,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2011级本科生,曾任金融学院党建社区部部长、金融学院分团委学习部副部长、下班党员、团支书。连续三年荣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用友奖学金,被评为校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干、学习标兵、优秀党员等。获得江西省首届市场调查分析大赛二等奖、江西省工行杯银行产品设计大赛三等奖、校数学建模比赛三等奖,本科毕业论文以全校第三的成绩被评为首届校“十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现已保送至江西财经大学攻读金融学硕士研究生。
一米阳光传递一份温暖,黑暗中跌倒,坚强里苦笑。只是因为青春还在,所以梦想一直在路上。即使跌倒摔伤可是心里还不甘愿放弃,就只为一个理由:有梦想的人永不孤单。
她是一个平凡的女孩,来自一个革命浪潮曾经风起云涌的地方——红色故都瑞金。她的故乡早已在共和国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化作一颗与日月同辉的星辰。在红色文化中长大的她,耳濡目染,心中早已种下成为一名先进共产党员的种子。抱着这样的信念,她努力让自己得到历练。
从大一开始她便参与到学生工作中去,团支书、生活部委员的身份让她开始懂得责任扛在肩上的沉重感,繁重的工作更让她脱去初来的青涩,得到快速成长,以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心态走得更远。在学习部校园英语风采大赛、晨读、趣味知识大赛的活动举办中,作为负责人,多少个晚上她躺在床上,依旧还在策划活动的细节。在这一年里,她不仅学到了一份工作的坚毅,更加从部长孙瑶学姐身上学到了一份大气的淡定。对于她而言,团学工作带给她的是一份珍贵的礼物,使她一步一步地成长蜕变。大三了,她终于成为了一名共产党员,在目标实现的同时她选择留在党建,作为社区部部长以及下班党员,她继续为同学们服务,发光发热。由于工作表现突出,她先后获得优秀团干、优秀组织者、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
每每想起,虽然曾经的辛酸都已经远去,但她依然选择铭记。因为她知道,成长的痛莫过于回忆,但我们需要在回忆中逐渐成熟。
容貌乃天成,浮华在身外,腹有诗书气自华,才是永恒的美。正所谓“读海知博大,读汇知奔腾,读老知青春,读死知生命”,人的一生,是读的一生。学习工作之外她喜欢读书,狩猎范围从经济、管理、文学到天文、地理,知识面广博,尤其注重对自己科学素养的培养。读书于她是一种幸福,一种超越。是书,让她学会用理智生活,感悟生存中的真、善、美;是书,让她沿着睿智思想寻找人生价值,倍感生命的可贵;是书,让她看到强国富民之路,在世界之林如何骄傲地扬一面自己民族尊严的旗帜……
喜欢在图书馆捧着一本书细细品读的她,学业上也表现优异,对于学习她有自己独特的心得。她习惯看书的时候进行充分思考,甚至“钻牛角尖”,对每一个有疑问的点反复思考。可能在她吃饭的时候、走路的时候、听歌的时候,她会在任何闲暇的时间寻找答案。这种“钻牛角尖式的思考”,让她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一种成就感,也让她少花很多时间复习,对内涵的理解是最好的复习总结。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下,她的专业成绩名列前茅,连续三年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用友奖学金,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并以推免成绩第六名的成绩保送至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继续攻读金融学硕士学位。
一路走来,告别昨夜的黑暗,经历了艰苦的困境,她在生活的磨练中体会到收获幸福的喜悦,一切的一切,是梦想铸就坚毅刻苦的精神,穿透黑暗,得到光明。
在学术上,她以一种最为饱满的热情去对待。大学三年来,她参加了多项学科竞赛,在“江西省首届市场调查统计分析大赛”中获得二等奖、“江西省工行杯银行产品设计大赛”中多次分别获得三等奖和优胜奖、“校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得三等奖。经历并收获竞赛的果实后,她觉得比赛过程中每天的分析钻研、激烈讨论、紧张作战似乎都变成一种甜滋滋的幸福感。大四的一年,她专注于本科毕业论文,从构思、初稿再到二稿的反复修改,最后定稿,前后五个多月的时间,她用心雕琢,付出大量心血。写初稿的那个月里,由于很多方法没有接触过,她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学习,并不断钻研,每每到晚上两点左右才能安心睡上一觉;在马不停蹄地反复修改中,看着别人相对的闲暇,她也一度低落。但她告诉自己这是她自己用心血孕育的作品,所以,再苦再累再难,也是值得的。“梅花香自苦寒来”,事实证明所有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在凌爱凡博士的精心指导下,她的本科毕业论文《沪深300股指期货与境外指数关联度研究》在答辩中获得优秀,并顺利被金融学院推荐为唯一一篇校“十佳本科毕业论文(设计)”的候选论文。在6月10日学校举办的答辩评审会上,来自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的教授专家一致认为她的论文与所学专业相契合,视角新颖,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经过专家的评定,她的论文最后以第三名的好成绩被评为校“十佳本科毕业论文”。至此,她给自己的大学生涯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人无完人”,这是这个努力奋斗的女孩在大学最大的感触,也是她送给大家的一句话。在人生里,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特非凡的素质,有的香盛,有的色浓,很少能兼具美丽而芳香的,因此我们不必欣羡别人某些天生的素质,而要发现自我独特的风格。当然,我们的人生多少都有缺憾,但连最名贵的兰花,恐怕都为自己不能芳香而落泪! (图文/金融学院 周洪 孙春容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