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浙江大学史晋川教授来校讲学

 

 

    5月30日晚,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史晋川教授应经济学院邀请,为在校师生作了一场题为“新常态下的中国宏观经济”的专题报告。院长陆长平及部分经济学院的老师聆听了讲座。
    史教授首先介绍了新常态的国际经济周期,他认为当今世界经济的新常态是处于康氏长周期的中期(衰退—萧条)和后期(萧条—复苏)。2005—2015年由于金融危机的酝酿、爆发和扩散,世界经济开始从衰退到萧条,而2015—2030年经济将在双分化状态下震荡的缓慢复苏,最终过渡到平稳复苏。史教授同时提出,本轮周期的中后段,出现新一轮推动产业革命性突破的重大科技创新的可能性不大。
    随后史晋川教授介绍了中国新常态的宏观经济,他认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跨越“低收入发展陷阱”,而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将充满挑战。通过对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高速追赶期”与“中速换挡期”经济特征的考察,发现三地从高速增长转换到中速增长状态时,经济发展水平基本达到当时美国的人均产出的40%以上,而中国目前的人均GDP不到美国的15%,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形势严峻。在对中国长期增长的总供给和总需求进行分析后,他强调新常态下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重心应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只有稳定发展预期、调整经济结构、改善有效供给才能适应中国经济新常态。讲座之后,史教授就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未来发展趋势与师生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并表达了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文/经济学院  编辑/孙爱霞)

 

    【延伸阅读】史晋川,经济学博士。现任浙江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社会科学学部主任,浙江大学民营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同时兼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评审委员会委员、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经济系统工程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外国经济学研究会副会长、浙江省经济学会会长、浙江省人民政府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委员、浙江省社科规划办理论经济学科组副组长,杭州、绍兴、嘉兴市人民政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

    近年来,作为第一、二作者或指导教授被SSCI、SCI、EI、IM收录或国内一级、浙大学报相同等级学术刊物上发表的论文有:《市场深化中民间金融业的兴起》(《经济研究》1997年12期);《过度竞争市场价格战的经济效应分析》(《浙江大学学报》1999年5期);《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与长期反通货膨胀政策》(《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1期)出版著作教材共5本,总字数为134.6万字,分别为:《经济理性与经济学家的使命》(专著),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12月出版;《经济增长模式与通货膨胀机理》(专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经济增长与反通货膨胀的国际比较研究》(专著),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国家"九五"重点图书;《中级微观经济学》(研究生教材),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5月出版;《微观经济学》(本科生教材),杭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出版获奖情况共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项,分别为:《浙江省工业企业规模结构与规模经济的实证研究》,1998年12月获教育部全国高校第二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1997年9月获浙江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