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0-22 00:00:00
来源:home


理查德•卡普拉斯教授与国际学院同学共同探讨如何选择科研课题
2013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将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科学家马丁?卡普拉斯、迈克尔?莱维特和阿里耶?瓦谢尔,以表彰他们“在开发多尺度复杂化学系统模型方面所做的贡献”。那一刻,一颗远在大洋彼岸的心也沸腾了,正在国际学院上课的理查德•卡普拉斯教授为叔叔马丁的成功而倍感自豪!
作为国际学院重金聘请为学生集中授课的专家,理查德教授出生于一个美国高级知识分子家庭,其父21岁获得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其叔父即为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马丁•卡普拉斯,现任职于美国哈佛大学。在浓厚的学术氛围中长大的理查德教授从16岁起开始发表学术论文,并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学术研究生涯。
10月16日晚七点,理查德教授受江西财经大学国际学院科研小组邀请,在南区综合楼八楼参加首届国际学院科研沙龙活动,与小组成员就科研方法问题进行深度探讨。科研小组的同学希望通过此次沙龙能够与理查德教授进行一些学术研究方面问题的探讨,并希望通过这次的交谈能够走近诺贝尔奖,以此激励更多的同学致力于学术研究。沙龙以展示马丁卡普拉斯教授的获奖现场视频开始,幽默的理查德教授与小组成员们分享了几件叔叔的轶事,科研沙龙在轻松活泼的氛围里拉开了序幕。场上气氛活跃,科研小组的成员们踊跃互动,提出的问题新颖而大胆,理查德教授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耐心而详细的回答。
当问及如何选择科研课题时,理查德教授告诉同学们,以自己感兴趣的点切入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是激情的前提,而激情是成功的种子,听罢,小组成员们沉思良久,每张年轻的脸庞上都掠过一丝渊默的微笑。随后,理查德教授为同学们讲述了自己的几个科研案例,从教授的亲身经历中,同学们深切地感受到一种热忱的力量。科研沙龙的最后,同学们还带给了理查德教授一个惊喜,科研小组组长在理查德教授惊讶的眼神中打开了早已准备好的生日蛋糕,为这位一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可敬长者送上诚挚的生日祝福,首届科研沙龙活动在理查德教授幸福的笑意里结束。
活动结束后,理查德教授接受了学生记者团简短的采访。他对国际学院的良好学风赞不绝口,并告诉笔者,他很享受这次沙龙,科研小组成员们对学术的热情远在他的意料之外,他喜欢这群勤奋好学(“dedicated ,passionate and lovely”)的可爱学生。
据悉,国际学院为打造具有全球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创新人才,积极引进海外优秀师资,从美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德国等国聘请拥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头衔及具有丰富专业工作经验的海外高校优秀教师来学院授课,每年来院授课海外教师达80余人次,真正使学生在本科阶段授受了与国际接轨的高质量专业知识培养,实现了“不出国门也留学”。(图文/国际学院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