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美丽的英雄城南昌,90年前的秋天,江西省立商业学校成立;1958年8月,组建江西财政经济学院;1996年5月,更名为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5月15日,财政部、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江西财经大学。学校成立以来,师生携手,开拓奋进,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跨越发展道路。
校庆90周年前夕,宣传部、新闻中心特派出记者对部分师生进行专访。他们或任知名教授、或是现任领导、或为江财校友,相信他们的故事一定会使你我更好地了解学校发展历程,也将激起你我对现在和未来江财发展的深深思考……
周星增,1983年会计学院工业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现任上海建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建桥学院、新建桥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江财上海校友会名誉会长。
1962年,周星增出生在温州柳市湖头村一户清贫农家。周星增受母亲影响极深。周母性格坚韧、达观仁爱,哪怕家中只剩一把米,她也要捧一半接济更为贫苦的人。周家门前有湖,湖上有座小石桥,桥的那一头就是周星增读书的学校。有一年端午节赛龙舟,很多人挤到桥上看热闹,小桥不堪负重突然断裂,淹死了好几人。桥断了,出行极为不便。学校近在咫尺,他却要绕很远一圈路才能到达。后来,周母发动村民出钱出力,修好了这座桥。
此后,周星增再从桥上走过,总是心怀感恩之情。是啊,人的一生中,从此岸到彼岸,从现实到理想,其间不知要经过多少的艰险周折,当遇到强大的障碍鸿沟难以通过时,多么盼望前面能出现一座桥!桥的存在,可以帮助他人抵达成功彼岸。
周星增常说,我的第一桶金是苦难。确实,贫穷与苦难是弱者的坟墓,但它却是强者的砺石。周星增身处逆境,却从母亲的言传身教、桥的普渡大众中,学会了友善宽容、乐于助人,凡事多为别人着想,把风险与困难留给自己。这些品质犹如金子般高贵,成为后来助他成功的最大一笔原始资本。直到今天,还有不少童年伙伴追随周星增一路创业,共担风雨,不离不弃。
1979年周星增考上了江西财经学院,是村里几十年来第一位大学生,毕业后他先后在贵州工学院、温州大学教书,1992年辞职创业,赚的钱,子孙几辈都花不完了。然而,财富的快速积累并没有让周星增拥有真正的满足与安宁。执教十年,他深切感受到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稀缺,所带来高考生“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种种弊端。1999年,他做出了一生中最大的决定:到综合环境最理想的上海办大学,把先进的企业经营理念引进高校,为更多学生成才而建桥,为科教兴国、强民富国而建桥! 1999年7月,周星增变卖了自己所有的工厂、设备,与几位商界挚友联手办学。从踏上南汇这方热土时算起,确定校址,征购土地,设计规划,通过答辩,督工建造,建桥学院当年建成,当年招生,被誉为上海速度。当看到康桥400多亩空地上,一幢幢教学楼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时,上海市有关领导又吃惊又高兴。有人悄悄问周星增:这大学还没正式批下来,你就砸锅卖铁先干起来,万一不批,这几亿元的投资不就打水漂了吗?周星增胸有成竹地说,“我这样做是告诉世人,周星增办大学是铁了心的。市里不批,一定是哪些地方不足或不符合要求,你提一点我改一点,你提两点我改两点。等我都达到要求了,市里还会不批吗?兴教办学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我相信领导是通情达理的” 。 六年来,建桥学院获得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连连刷新了多项上海第一:第一所由沪外人士创办、实现民营资本和上海优质教育资源‚强强联合 的民办大学;第一批列入上海市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第一个得到国家教育部、财政部巨资支持,共建现代化数控机床实训基地;第一个将国家级体育赛事引进大学校园,让大学生与围棋文化、中国式摔跤零距离接触;第一批在上海市民办高校系统中获评‚上海市级文明单位;成为我国第一批依法实行自主招生改革的三所高校之一…… 现建桥校园占地487亩,开设7个系近30个专业,在校生超过8000人,是上海市目前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民办本科院校,连续三届毕业生就业率均超过96%。教育界评价说:建桥学院就像一条鲶鱼,它的闯入与崛起,快速推动了南汇高教园区的形成,也促进了上海民办高校整体水平跃上一个新台阶,为科教兴市战略做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
周星增深爱自己的母亲,一如他爱温州老家,也爱上海这个新家,爱他足迹所至的山山水水、目光所及的每一个人,并主动担当责任,乐此不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周星增由此定下建桥两大主业:一是教育,二是养老。 周星增把建桥核心文化定‚感恩、回报、爱心、责任八个字。他对自己的定位则是:成就他人,跨越自我。他说,每个人都要牢记曾经得到的支持与帮助;作为企业公民,建桥也要牢记,是时代提供了事业的舞台发展的机遇,理应反哺社会。感恩是建桥生存、立业、发展之基础。懂得感恩,就会懂得与人为善,懂得和谐发展之道。这几年来,建桥在慈善公益方面投入达1500多万元,已在山东、江西、四川、安徽、浙江等省援建了几十所希望小学,资助300多个贫困生重返校园,还设立了各种奖助学金。在2006胡润中国慈善家排行榜上,周星增居第51位。
周星增的草根情结如影随形,面对贫弱,他总是难以自控地想要伸手拉一把。这种率性冲动有时会被某些人开发成一条财路,他捐建希望学校的钱也曾被某地官员挪用,他资助某校的几个孩子还编出了情节雷同的故事来要更多的钱。以周星增的智慧心与洞察力,何尝不识一张张笑脸下面隐藏的,也许就是丑陋与卑劣?但他总是否定自己的怀疑,万一人家真有难处呢?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周星增因为对桥的感恩而顿悟,努力地舍弃旧我,追求新我;舍弃小我,追求大我。2006年1月22日,在上海市第二届‚慈善之星颁奖典礼暨慈善之星桥开幕仪式上,有位市领导风趣地向周星增祝贺,“慈善之星桥”这五个字,你和建桥就得了星、桥两个字啊。周星增虔诚地回答道,不,桥是属于大家的。(文/何羽 图/校友办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