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财新闻

江财新闻

金融学院在“银校合作”实践中探索教育发展新路径

2014-04-16 00:00:00

来源:home

    近年来,为进一步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质量,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不断加强与地方实体金融机构的密切合作,通过开设金融高管讲坛、举办全国性金融学术竞赛、建立金融实践实习基地等一系列活动,不断深化“银校合作”,助推人才培养,积极探索立足于学生培养和就业服务的“银校合作”、“校企合作”的新型合作模式。

传承创意星火:实体金融机构全程指导学生课外实践活动

  华融模拟银行、艾弗模拟外汇交易所、鼎城模拟保险公司三大模拟金融机构作为金融学院传统学生课外实践品牌活动,已连续开展了20年。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自主模拟运营模式由于与现实操作日益脱轨,而不再能满足学生们对于专业实践的要求。从2013年起,学院分别与工商银行、上饶银行、新华保险等金融机构在专业培训、技能指导、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等方面达成全面合作,逐渐形成了由实体金融机构全程参与,学院专业老师亲授指导,学生自主运营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学术课外实践平台。“对于大学生来说,难以适应社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所学知识与实践的对接上存在一定问题。”学院党总支书记胡建国表示,希望通过学生课外实践活动与实体金融机构全面对接,让同学们尽早熟悉职场环境,掌握实践技能,使自己就业后能更快地融入社会。

架设合作桥梁:金融界资深专家亲临校园授课

  金融专业是一个理论与实务联系十分密切的专业,金融行业需要的人才也是将理论与实际融会贯通的复合型人才。然而略显尴尬的是,不少高校学生抱怨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现实生活差别很大,而今后从事相关行业所需要的实践技能又很难在课堂学习中掌握。有鉴于此,为防止理论与实践的脱节,改革教学培养模式,金融学院自2010年开始,举办“金融高管讲坛”,聘请工行、人行、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金融管理部门的资深专家亲临学院授课。

  这些课程以系列讲座的形式,面向高年级本科生开设,授课内容涉及国内外商业银行体制、银行管理、金融产品、银行营销等众多领域,每次讲授三小时,其中两小时讲授,一小时师生互动。专家们丰富的实务经验、扎实的理论功底、生动的授课方式使得“金融高管讲坛”广受学生好评,成为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切实转换学生培养模式的一项成功举措。

创新活动载体:举办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

  自2010年以来,金融学院与工行江西省分行连续四年合作承办了“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江西赛区的比赛。历经四载成长,大赛已经逐渐成为广大高校师生乐于参与、社会普遍认可、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创新活动。大赛推动了大学生用独特的视角去挖掘生活中点点滴滴的金融需求,提出更多有价值、具有可行性的创意设计,共同促进银行服务的创新发展。许多作品紧扣居民生活和企业经营实际,为银行产品创新提供了有益参考。大赛也开创了银校合作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新途径,开辟了引入社会力量、集大众智慧拓展银行产品创新的新思路,同时也为大学生展示自身才华、实现社会价值提供了新平台。

  去年12月,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与江西省工行作为承办单位再次荣获第四届“工行杯”全国大学生银行产品创意设计大赛全国优秀组织奖。此外,由江西赛区选送的金融学院江财VE创团队“手机微信银行”作品更一举获得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

构建实践平台:设立大学生实习实训基地

  伴随着银校合作的开展,江西财经大学与江西省工行行连续四年开展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训活动。学院与省工行人力资源部门、金融产品部门、分行营业部等各部门及下属支行积极协调,统筹安排,制订了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的实习实训方案,同时设计了“金融知识进社区”、“金融产品营销竞赛”等新颖独特的活动项目以及“绩效计价奖励”、“优秀学员评选”等内部激励手段。活动受到同学们的普遍欢迎,报名人数年年爆满。参与活动的学生范围也从原来局限于即将进入大四的准毕业生扩展到涵盖大一、大二、大三各年级的学生。

  在银校合作的春风下,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将保持勇毅、务实笃行,锐意进取、攻坚克难之风,继续深化学院的团学活动改革,不断提升专业竞争力。学院愿借“全面深化改革”之力,高扬“筑梦江财百年”之帆,乘风破浪,为实现建设特色鲜明高水平财经大学的“江财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文/金融学院 张毅 董轲 籍东  编辑/孙爱霞)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