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对人文学院2013级新闻学子来说,是一个大开眼界的日子。当天上午,他们在江西省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中心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入学专业教育课。
上午9时许,人文学院2013级新入学的经济新闻专业本科生和广播电视新闻艺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总计40余人,在院长邹勇文、党总支书记杨尚勇等带领下,统一乘车来到江西省广播电视台参观,现场接受入学后首次专业教育。同学们走进电视新闻中心,立即被眼前场景给惊住了——
“呵,这就是演播室啊!”
“《中国红歌会》原来在这里录制的呀!”
“现在网络这么发达,你们电视节目收视率是上升了还是下滑了呢?”
在演播区视频切换台前,工作人员用手轻轻一推或手指一按,眼前众多监视器组成的视频墙上便变幻出不同的电视节目和视频影像;新闻演播室内移步换景,知名播音员现场出镜演示,似曾相识的先进的专业灯光装置,闻所未闻的线性和非线性编辑系统,编辑机房记者聚精会神工作场景,等等,无不令新闻学子们感到惊奇,充满好奇。
“播音员、主持人在电视上看似很风光,其实,我们蛮孤独的。”江西卫视新闻主播翟量惊爆了一个“内心秘密”:“我录制节目时,常常一个人被关在演播室内,面对的除了机器就是灯光。但面对机器,我们一定要心中有人。”他一边在演播室“开动机关”,把眼前提示器的文字调出来,一边继续向同学们透露说:“很多人看到我们在荧屏上滔滔不绝,以为播音员背诵功力很强。你们可能不知道吧,这前面有个提示器,我们是根据它的提示进行播报的。”
“播音员要提前熟悉稿件内容,否则播报时就会卡壳。”站在一旁的技术科长喻玉华补充道:“我们卫视新闻节目都是准直播,不能出现这种状况。”原来,播音员台上一分钟,台下也要花苦功的。现场的新闻学子若有所悟。看到机房到处都是机器设备,有的同学对能否学好专业和未来入行做电视新闻存在畏难情绪。“只需一台电脑,一个显示屏,就可以做节目了。只是为了工作方面,我们在这里另外增加了一台显示器。”喻玉华科长当场为大家打气说,“你们看,打开电脑就是Windows界面。实际上只需一台电脑,把后期制作软件装进电脑就OK了。玩电脑你们是高手。只要在校学会了非线性编辑,到我们这来上手是很快的。”
在台里最先进的600�室内演播室,当同学们听说这里是唱响全国的《中国红歌会》节目录制现场,江西卫视《金牌调解》《深度观察》等深受观众喜爱的品牌栏目也在此录制节目时,个个表现得激动不已,纷纷围着技术人员讨教,还在现场观众席上坐下来,找找当观众的感觉。
电视新闻中心副主任尹毅剑接待了来访的同学们。他带着大家从演播区看到编辑区,边介绍情况边回答大家提问。在线性编辑机房,当有的同学问到互联网时代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和未来的生存问题时,他表示,江西卫视节目全部上星,全球观众都可以收看;尽管新媒体分流了部分观众,但它不可能完全取代电视媒体。“做电视,我们电视台还是专业的。而且,我们也建立了网络电视台,电视节目在网上同步播出。”尹毅剑说:“电视和网络互有优势,我们不能完全把他们对立起来。但两者会在竞争中进一步融合,能否赢得竞争,要看我们的节目内容。”据介绍,目前,电视新闻中心总共5档新闻栏目,每天生产110分钟电视新闻节目。尹毅剑副主任表示,今后他还将到学校为同学们开专题讲座,就电视新闻实践的话题与大家再交流。
上午10时20分左右,参观学习活动结束。从步入江西省人民广播电视台大门,到大家离开电视新闻中心,并在台门口与中心领导合影留念,前后大约两节课时间。通过参观,同学们对电视新闻节目生产的简单流程有个感性认识,似乎也对新闻报道产生了一种冲动。
“请你告诉胡诚民老师,我们上午参观的新闻稿,我晚上会传给他。”上车离开省台前,一位女生对她的研究生同学说道。(文/喻春龙 图/人文学院 编辑/匡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