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2025年05月23日星期五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江财要闻

首页>>江财要闻>>江财新闻>>新闻列表

练好调研基本功 善谋实干出新风――校领导班子调研工作侧记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研究不仅是我们党的好传统、好作风,也是各项事业发展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一年来,江西财经大学校领导班子着眼学校改革发展大局,坚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师生,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调查研究,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为学校发展、科学决策积累了有力依据和重要参考。
有章可循:让调研制度更加规范化
    为使调研更具规划性、规范性和规律性,提高调研工作科学化水平,建立了三项机制:一是常态化工作统筹机制。建立了校领导定点联系基层制度并出台了《江西财经大学校领导调研暂行规定》,加大了对专题调研和工作调研的统筹协调。《规定》明确了校领导调研的内容、范围、时间和频率,对所有校领导全年的调研计划进行了统筹安排。校领导每月校内调研1-2个工作日,全年不少于10次,每学期到定点联系教学单位、党支部、民主党派和统战社团调研走访1次,每学期听课不少于2次。二是个性化服务协调机制。党办校办结合校领导分工,为每一位校领导个性化定制了《校领导联系基层工作手册》,手册中除标明了校领导的定点联系单位、调研任务量和建议调研时间外,还汇编了调研所需的工作记录表单,包括调研登记表、接待日登记表、谈心谈话登记表、听课记录表等。在校领导开展调研前,党办校办还会根据调研需要通过资料收集、征求相关单位意见等方式,制定好调研方案,明确调研的方式、步骤和预期成效,保证调研活动有序高效开展。三是差异化信息沟通机制。一方面是可公开的信息及时公开,如校领导接待日安排等在第一时间向全校师生发布。另一方面是信息保密,校领导日常工作调研做到不打招呼、不做安排,轻车简从,直面一线实际和广大师生;对于在调研中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会根据工作需要,将消息控制在规定范围,对其他人员实行严格保密。
因事制宜:让调研形式更加多样化
    为把调研工作做深做透,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根据不同的调研对象和内容,在调研方式的选择上遵循了以下原则:一是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走出去”调研以“四进四问四访”为主要形式,通过进课堂、进食堂、进寝室、进支部,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廉于民,访学生、访教师、访老同志、访民主党派等形式深入基层调研摸底,真心实意听民声、察民情、解民困,近距离、心贴心服务师生。“请进来”调研采取“校领导接待日”等形式,每学期初由党办校办调研科总体协调安排,每次校领导接待日提前三天通过OA系统、校园网通知公告栏、办公室主任QQ群等多种途径发布公告,邀请师生员工与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当面沟通交流。二是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目前,网络已成为大学生中主要的交流沟通方式,校领导主动利用“网络面对面”定期和师生在线沟通交流,师生只要在规定时间进入指定站点,就可直接与校领导对话。这种方式已成为校领导关注师生诉求,排解师生疑惑的重要途径。对于部分在线上反映出的重要问题,线下通过发布《舆情专报》、召开座谈会等方式跟踪解决。三是坚持工作调研与专题调研相结合。一方面校领导班子成员结合分管工作和学校工作安排,及时掌握工作动态,解决具体问题的日常工作调研活动,如每年9月开学之际深入一线课堂听课、6月、12月到各校区教室考场巡考,形成了校领导“听课月”、“巡考月”的传统。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班子围绕全校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拟定调研选题,明确调研方向,有针对性开展专题调研活动。工作调研和专题调研各有侧重,效果不同。今年以来,校领导班子成员开展校内校外调研133人次,其中工作调研40余次,围绕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高端人才引进、后勤服务管理等方面开展专题调研近20次,形成了学科建设、国际化办学等多篇高质量调研报告。
一抓到底:让调研成果更加可视化
    为避免调研开展时轰轰烈烈、结束后一切照旧的问题,调研结束后,着力抓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抓问题。为突出实效,我们要求除专题调研需形成调研报告外,工作调研只需要整理简洁明了的调研纪要,重点列清需解决的问题,并逐一跟进解决。二是抓落实。在调研后及时梳理汇总调研中师生反映的问题,能解决的立即解决,涉及政策层面的认真研究,不能解决的予以解释说明。对于需要跟进落实的问题,需要抄告相关单位或个人,并由办公室安排专人督办落实。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校领导调研累计收集意见建议近百条,需督办调研事项60余项,办结率达98%以上。三是抓反馈。督办落实的进展情况会及时向有关校领导和当事人反馈,并将师生是否满意作为问题是否办结的重要标准。及时回访、有效反馈畅通了上情下达渠道,为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有利条件。
    校领导扎实有效、系统全面的调研,让我们有理由相信,厚积薄发、谋定而动的江财人,一定能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实现“百年名校”江财梦的征程中写下绚丽新篇章。(文/党办校办  编辑/孙爱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