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下午,江西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暑期“三下乡”赴山西长治社会实践服务队在泥泞的乡间公路上经过近一个半小时的颠簸行车后抵达了位于西井镇响堂洼村的绿普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在这里服务队的成员们进行黎城县企业初创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平台建设情况的实地调研,并在收集调研数据的同时根据企业在网络销售平台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症下药,给出切实可行的有效建议。
绿普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已经成立了将近8年之久,其成立的初衷便在于有效地解决西井镇响堂洼附近村落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与销售的问题。而根据服务队成员们向合作社负责人王红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自2014年以来,伴随着长治市周边县市农村电子商务网络销售平台的萌芽与快速成长,小米、花椒、柿子等山西特色农产品的对外输出销量开始逐步扩大,令过去市场上这些农产品的需求缺口逐渐变小,加之长治市地区的电子商务平台发展未跟上山西省电子商务发展整体水平,导致黎城县区域农产品的销售竞争压力不断加大,近几年来黎城县的农产品甚至于出现滞销的现象,许多农产品因无法找到销路而低价贱卖。为了跟上当下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形势,绿普农产品生产合作社学习其他县市的网络销售平台建设经验,于2017年6月率先在西井镇开始建立自己的网络销售平台,切实帮助当地农民解决农产品滞销、收入水平下降的问题。
绿普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最初在一亩田、惠农网等网站上寻找销售渠道,而后在淘宝、天猫以及拼多多等大型电商网站上分别建立了农产品网络销售平台。合作社的网络销售平台犹如一点星星之火以西井镇为中心向周边乡镇区域辐射、燎原,带动周边乡镇村民纷纷效仿,在直接推动当地电子商务发展水平提升的同时,大大缓解了黎城县地区农产品对外销售的竞争压力。绿普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是黎城县地区电子商务的发展典型,其在电商平台建设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一定程度上在全县乃至全市范围内都具有代表性。经过问卷调查以及调研数据的收集后,服务队成员们发现限制绿普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网络销售平台成熟发展的主要问题在于:其在网络平台上销售的农产品同质化问题严重,并没有自身的产品特色,无法充分吸引消费者购买;网络平台起步资金较少,无法将线上销售规模扩大;交通闭塞,运输不畅,导致线上销售的物流效率相对较低,间接降低了买家对产品的满意度。小队成员们从品牌建设、资金借贷、物流基地建设三方面入手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切实帮助当地网络销售平台成熟发展提供助力。
从这次乡镇走访调研中,电商社会实践服务队成员在进一步深化理解专业知识的同时,也为解决地方经济发展问题贡献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促进了乡镇地区适应“互联网+”新时代的发展新形势,让广泛基层群众享受到科技发展带来的生活水平提高的成果,助力解决偏远农村地区扶贫问题增加人均收入,让服务队全体成员真正从此次“三下乡”活动中感受到了自身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激励成员们发奋图强,扎实学好专业理论知识、锻炼自身专业技能,为实现21世纪新中国的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文/金融学院何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