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江财人文暑期实践小队正式开始了《井冈红3》的第二天拍摄任务。
再次回到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前来祭奠革命烈士的人儿始终不绝。拾阶而上,两侧松涛阵阵,同学们没有了初次到访的紧张与散漫,多了许多崇敬之心。江财人文的师生来到纪念堂,瞻仰大厅左侧陈列室展览的人物是建国后去世的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领导人的挂像,右侧陈列室陈列的则是建国前牺牲的革命先烈,他们都是在井冈山斗争时的老红军、老干部。站在画像面前,不禁感叹道,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为的是无怨无悔、不枉一生。
回到车站,在短暂的休息之后,一行人乘坐客车重回黄洋界景区,进行下一步的拍摄。九十年前的这里,集中优势兵力的敌军将黄洋界团团围住,发起了猛烈的进攻。守卫在此的红军战士们在赤卫队和群众的支持下,凭踞着居高临下的险要地形与敌人展开激战。艰难的反击与防守时,一门炮弹正中敌方指挥部,使湘军惧怕被歼,当夜撤出黄洋界。如今,山下旌旗已无,有的是一面面前来游览、回顾革命历史的游客手中的旗帜。一面面红旗,在黄洋界上飘荡,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民。
上了黄洋界,走过哨口炮台阵地,一行人来到了挑粮小道。当年,朱德军长年过四十还亲自带队挑梁,最后红军战士们成功地将三十多万斤粮食运上山,解决了严峻的给养问题。在这段狭窄的小道上进行拍摄,同学们亲身体验到了山路的艰险与红军战士的艰苦奋斗精神。将扁担放在肩上,那种沉甸甸的感觉承载着红军战士对美好生活和崭新中国的向往。这一担担粮,撑起了革命的摇篮。
回到学校吃完晚餐后,勤奋刻苦的人文师生们又马上投入到了工作中。大家围坐一起,进行稿件的创作和视频的剪辑工作。另有主演和导演等工作人员在室内进行电影制作。一天下来,充实而美好的实践调研,使江财师生得到了极大的成长和发展机会。我们时刻牢记着信敏廉毅的校训,秉承着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坚定信念的井冈山革命精神,在井冈山上传递人文的火炬,传承革命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