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红都寄锦,外院传情·华屋村行

 

 

7月10日,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三下乡社会实践小队参观瑞金市华屋村,品味红色文化精神,向革命先辈致敬。

众所周知,瑞金市是红色文化的发源地,华屋村更是其中最红的一块土地。华屋村位于江西省南部的赣州瑞金市,毗邻福建,又名红军村。红军村这个名字来源于革命战争时期,在那个年代,这个仅有43 户人家的小村庄,家家户户都有人参加革命。

华屋村祠堂后山的蛤蟆岭上,还有这样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在红军战略转移前期,华屋17位青年先后回到家乡,沿袭客家人种植后龙树的风俗,在蛤蟆岭上,每人种下一棵松树,最后,这十七位青年全部为国献身。这十七棵松树,被后人称为“信念树”,既寄托十七位青年对家乡的无比眷恋,也表达他们投身革命、不怕牺牲的坚定决心。

队员们在院长曾剑平和书记左家盛的带领下采访烈士家属,收集红色家书,并对当地红色文化以及生态果园发展以问卷形式进行调研。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除了红色文化,华屋村也有着蓬勃发展的绿色生态经济。现有果蔬基地280多亩,其中火龙果种植多达100余亩,此外还有葡萄、百香果、西瓜等果蔬种植这为华屋村的农业经济做了重大贡献。

村史馆中存放着的古老的照片和书信,烈士的生平介绍,仿佛又把我们带回了那段难忘的岁月,使我们接受了一次灵魂的洗礼。革命先烈们为了祖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甘洒一腔热血,无私奉献了个人的一切,甚至生命。

作为当代大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应该以先烈们爱国、团结、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再造我们的时代精神,用这种精神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文/外国语学院  郭智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