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2025年07月07日星期一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专题报道

探访共和国摇篮,追寻红色记忆

    瑞金是闻名中外的红色故都、共和国的摇篮、苏区时期党中央驻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中央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出发地,是全国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为学习并传承苏区精神、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7月10日上午,江西财经大学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科技支农服务队来到“共和国摇篮”景区,追寻先烈们遗留的足迹。

共和国的起源--叶坪

    在瑞金市叶坪乡乡干部危媛媛带领下,软通服务队来到了“共和国摇篮”叶坪景区。叶坪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诞生地,旧址内有“一苏大”旧址、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红军烈士纪念亭、红军检阅台、红军烈士纪念塔等多处旧址。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王稼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生活和工作过,"毛主席"的称呼也是从这里喊响的。

    进入叶坪,参天的古木、成荫的绿树、茵茵的绿草,让人心旷神怡。坐落有致的历史建筑,泛黄的墙壁、破损的砖瓦,充满着红色革命的气息。细心感受,那些革命旧址曾见证的红色历史,便一一浮现。

    一路走来,经过当年的办公场地,队员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先烈们为革命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了解决房屋不足的问题,先烈们用木板将谢氏祠堂大厅分隔成15个小房间,作为政府军事、外交、劳动、司法等各部办公场所兼部长卧室。房间陈设简陋,就只有一部电话、一张桌子、一张木床和两把椅子。虽然简陋,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大大小小的重要事宜,都是在这里处理的。

    走到“一苏大”会场大门前,站上红军检阅台,仿佛亲临了当年苏维埃共和国成立的庄严的场景。红军烈士纪念塔、公略亭、博生堡和红军烈士纪念亭紧绕周围。凝视烈士纪念塔,让人肃然起敬。为表对牺牲烈士的敬意,该队成员集体鞠躬三次,哀悼英魂。

吃水不忘挖井人--红井

    该队第二站来到了沙洲坝革命历史旧址。这里包括红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会址(毛主席旧居)、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人民委员会旧址、中国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中央政府大礼堂)等重要的景点。

    进入景区后,队员们在解说员的带领下参观了毛泽东旧居、市政行政局旧址、列宁小学旧址等代表性景点,认真学习了老一辈革命家的精神。

    随后,队员们走进红井。红井井水清澈见底,映照着这片红色的土地。“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滋养着一代又一代人甘甜的红井水,正是“不忘初心跟党走”最佳体现。在红井旁,该队成员们纷纷打起甘冽的井水细细品尝,感受着我党一心向民、执政为民、饮水思源的红井精神。

红军八角帽--沙洲坝

    行至最后,该队成员们来到了“二苏大”会议旧址。“二苏大”有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大礼堂,是当年红军在瑞金留下的唯一自己建造的大型房屋。它造型独特,从空中俯视,宛若扣在大地中的红军八角帽。人们把它称为北京人民大会堂的前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第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召开。

    进入“二苏大”会议场地,空旷的大礼堂,整齐地摆放着很多长板凳,空中悬挂着彩色的旗帜。抚摸着当年红军在这里用过的凳子、桌台,看着以前的宣传标语、资料图片,当年的情景似乎就浮现在了脑海。感受着红军革命事业的生生不息、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革命事业的支持,该队成员们不禁赞叹着共和国自成立以来的服务人民大众的先进宗旨,对我国的理论、道路和制度更有着无比的自信。

    历史是面镜子,让我们得以缅怀、思考、铭记。当年红军留下的革命旧址,虽然历尽沧桑,但它们仍在这片土地上闪烁着光芒,不断地激励后人们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在这片红色土地上,革命精神,将生生不息、流传百世。(图文/软件与通信工程学院 梅瑾瑶     编辑/林育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