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种大学生广告大赛的获奖者到2010年中国艾菲奖最佳创意奖广告作品的策略人员,从江西财经大学大学生创业孵化中心的一家实体广告公司的“总经理”,到迄今为止中国唯一获得全球最高广告荣耀――莫比奖的本土广告公司的项目部经理。毕业不到两年的时间内,姜智敏――江西财经大学人文学院05级广告学专业的学生,用行动为我们演绎了一个初出茅庐的大学毕业生的职场打拼史和一位执着广告人的励志故事。
勤于实践:大学就是“社会活动家”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姜智敏的父母要求他填报的第一专业是江西财大比较“热”的工商管理专业,可是一向尊重父母意见的他却瞒着父母填报了广告专业。“我在高考结束后,去了一趟厦门旅行,当时就被这个大城市绚丽多彩而又充满创意的户外广告、交通广告深深地震撼到了,觉得广告专业十分有意思、十分刺激”。不同的际遇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姜智敏的厦门之旅促成了后来他与广告行业的不解之缘……
“我在大学里就像是一个小小的社会活动家”在与记者谈到大学生活时,姜智敏颇有兴致地回忆了许多事情。“我大学时参加了很多社团活动,平时也会和朋友们一起打篮球、弹吉他”。姜智敏不仅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同时也积极地参加了很多社会专业实践活动。“我从来都不担心实践学分会少”姜智敏笑谈道,他在大学参加了多种大学生广告大赛,如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学院奖等,学校也为其提供了很多的锻炼机会:姜智敏还担任了学校第五届广告节的主要负责人。在通往实现广告人梦想的求知之路上,姜智敏从来都是乐此不疲。
2006年,姜智敏以总经理的身份和几个同学在学校创办了一家实体公司――博艺广告公司,经过提交申请材料、上报企业基本情况、进行答辩审查审批、签定入孵协议等一系列艰难的程序,在2007年3月成为孵化中心入孵的第一批企业。“当时我们都已经购进了办公设备,甚至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学校做成了几笔广告业务,还赚了几千元钱。公司经营了8、9个月,可惜后来由于资金不足,无法完成公司的正式注册”姜智敏停顿了一下,语气里略带一丝遗憾,“但是我从大学里的这些活动和实践中真的学到了很多,譬如策划和创意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受益至今”。 各种专业实践活动为大学时代的姜智敏储备了很多专业技能和社会技能,也为姜智敏的大学生活和人生描绘了更多历久弥新的缤纷色彩。
戏称自己是大学“社会活动家”的姜智敏十分热衷于社团和社会专业实践活动,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大学学习生活。“课堂内外,我会主动和我们当时的班主任赵新华老师和罗书俊老师交流很多广告专业方面的知识,尤其是广告公司的实际案例”姜智敏言语里洋溢着对两位老师的感激之情:“赵新华老师有丰富的广告从业经历,专业学习上和生活上都给了我很大帮助,他给我的感觉是亦师亦友。”在姜智敏看来,从事传播行业的人必须得见多识广。于是,大二时他选择了牺牲周末时间,修读金融第二专业。“空闲时我也会涉猎一些历史、哲学、艺术、逻辑等方面的书籍,通过网上视频自主学习各种专业软件。余世维的视频讲座我就看了两遍”姜智敏回忆起那些刻苦学习的日子,不禁憨憨地笑起来。
“我一直都跟别人说,我们财大广告专业毕业出来的学生不比名牌大学出来的学生差!”时刻不忘母校和恩师对自己的悉心栽培,姜智敏难以抑制心中的感恩之情:“到现在,仍然很感激我们传播系老师们当时对我的帮助!老师们结合市场上缺乏的广告人才的具体标准,悉心培养我们的专业技能,积极鼓励并大力支持我们参加一些专业实践活动,像承办学校广告节和参加一些有影响的广告大赛。出来工作以后,才发现我们学校在对学生广告知识体系的构建和整合营销传播理念的传播上,与别的学校相比,都是很有优势的。”
自信人生:一波三折求职路
2008年7月份,此时的姜智敏还只是一个大三的学生,怀揣着一份对广告梦想的向往与追求,凭借着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他独自前往广告业发达的广州找工作。“我当时一心想找工作”姜智敏用坚定的语气讲述着他的求职经历:“我去广州的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进4A级的广告公司,当时定了三家公司:广东九易广告有限公司,广东省广告有限公司,广州市白羊广告有限公司。”
在广州找了一个月的工作后,姜智敏依靠着内容大胆创新的个人简历(将自己比喻为一只上市的蓝筹股)和大学时创作的5份比较满意的策划案作品,成功进入广东九易广告有限公司面试环节。4个人一组同台PK来面试,姜智敏所在的一组有两位中山大学的毕业生。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姜智敏表现得信心十足:“我专业不错,财经类院校毕业的我还有一定的金融知识背景,可是后来公司打算成立的策划中心被撤掉了,所以我们来面试的人一个也没有招。”
姜智敏回忆说,如果九易公司不撤策划中心,他是有很大希望进九易的。一个人身处生活压力巨大的广州,心情沮丧的姜智敏只好暂时先找一份工作来缓解经济压力。姜智敏在面试进入广州一家小型的广告公司工作的时候,健谈的他与老板初次见面就聊了2个小时之久:从广告市场到金融市场,后来甚至聊到了如何炒股。“我虽然在那家公司工作,但是心里还是惦记着最初的目标――进4A级公司。”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姜智敏一边工作一边还是在留意着最初锁定的那几家公司,“那次面试之后,我一直和九易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保持邮件联系,因为我相信:找工作必须得靠自己主动”。正是由于姜智敏对理想的这份执着与坚持,在等待了两个月之后,一个大好的机会从天而降,九易公司的人力资源部门主动联系了姜智敏去面试。“九易内蒙古分公司当时正好人手空缺,我上午面试,下午就拿到机票去了内蒙古”姜智敏讲到这段经历时,仍然掩饰不了心中的那份激动之情。
“初生牛犊”:不尽激情铸成功
“在内蒙古分公司工作的那段日子,是我最开心的一段日子”姜智敏谈起内蒙古的工作经历,变得异常兴奋:“我们那个时候工作,一旦忙起来,有时5天睡眠不到25小时,大家一起想点子,即使熬夜通宵,依旧精力充沛。”对待工作,姜智敏可谓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我们做广告这一行的,就是要性格开放、有激情、有想法!老板交代的工作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出色完成”姜智敏对广告的兴趣,在时间的洗涤中从未淡褪过,相反,他总是保持思维活跃和一颗乐观而积极向上的心。
2009年,姜智敏由于工作表现出色,被公司从内蒙古调到了北京分公司。这对一个刚刚毕业不久、对未来满怀憧憬的大学生来说,绝对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姜智敏十分珍惜公司给他的这次机会,尽管只是公司的一名基层员工,姜智敏也是全力以赴。很快,功夫不负有心人,姜智敏被提升为北京分公司的客户部经理。2010年8月,姜智敏又从客户经理转为项目部经理,负责项目管理和统筹。在外人看来,幸运之神好像特别垂青这个毕业还不到两年的大学毕业生。而在姜智敏看来:“机会从来都是自己创造的。一个人的工作能力固然很重要,但是与团队、与领导的沟通能力也是不容忽视的。”“大家都能投入激情,整个团队一起创作、一起思考、一起讨论,思想碰撞的那种感觉真的很好”姜智敏解释说这也是他当初坚持想进入4A级公司的主要原因。事实也证明:姜智敏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公司提供的良好工作平台和氛围,使姜智敏对广告事业的激情之火燃烧得愈发热烈。
2010年10月,姜智敏所在的广东九易广告有限公司,凭借“寻人,我们找的就是你”G3手机上市传播这一广告运动,和广告主――中国移动共同获得了2010年中国艾菲奖最佳创意奖及服务类的铜奖。姜智敏作为团队的策略人员,负责这次广告运动的策略方案,配合团队的客服人员和创意人员,共同策划了这次广告运动。中国艾菲奖是一项以广告实效论英雄,并且与国际接轨的权威性奖项,被誉为广告界的“奥林匹克团体奖”。能够获得如此有影响力的奖项,代表公司到南昌领奖的姜智敏感到十分欣喜,自豪之情溢于言表:“团队通过头脑风暴的思想碰撞,创意确实挺不错,它在优酷上的点击率已经超过100多万!”
在与姜智敏近2个小时的交谈中,姜智敏的一句话令记者印象深刻:“每个人选择的路不同,但是一定要投入激情。”因为充满激情,在追梦的路上,姜智敏虽然会感到辛苦,但更多的还是取得成功之后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一路走来,姜智敏可能是幸运的,他没有遭受许多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难于上青天”的痛苦,也没有承受过梦想如泡沫般彻底幻灭的打击,更没有经历过工作时郁郁不得志的苦闷。但是幸运从来都不会降临在所有人身上,它和机会一样,只是青睐那些有准备的人。别样的青春,应该由自己做主!昨天,播种努力、付出、汗水,今天,收获别样的青春。
在经济不景气、毕业大学生就业情况每况愈下的社会环境下,却能在人才洪流之中脱颖而出,姜智敏的事迹在母校――江西财经大学不胫而走。当记者向姜智敏透露,为了激励在校学生,学校会对其事迹进行特别报道,姜智敏表示:“希望学弟学妹们好好珍惜大学的时光,尽力充实自己。”谈及母校,姜智敏若有所思地说,“对母校,我心存感恩。我会以我的实际行动回馈母校的恩情”。
承载着激情与理想的动力,心系着对母校与老师的感恩,姜智敏执着地追逐着他最初的广告梦想,快乐着、幸福着;在这条并不平坦的广告之路上驰骋。路途虽然遥远漫长,但是一直赶路的姜智敏也在他的励志青春中一步一步地蜕变、成熟……(文/人文学院 陈倩 指导老师 王中云 编辑/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