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江西财经大学新闻网! 显示时间
    • 新闻网:727058217@qq.com

      新媒体:jcxinmeiti@126.com

师生校友风采

首页>>师生校友风采>>新闻列表

传承,我努力在做……――访“校十大学生标兵”陈丹丹

    陈丹丹――一个朴素的名字,一个并不张扬的大四女生。在她的生活里可能没有太多时尚的概念,然而她却以自己的那种亲切、真诚吸引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也正是这样一个貌似平凡的人,在已过往的大学三年里写下了自己最不平凡的一笔:三年来她取得了经济学学士学位、法律学学士学位、完成CPA三门课程的考试、通过英语四六级和BEC-2考试、曾获得“校十大学生标兵”、“校优秀学生干部”“校十大优秀记者”等称号、获得过“科瑞奖学金”和“校二等奖学金”……最近她又以年薪6万签约了华为。面对这么多的成就,我们心中不禁为她的能力而钦佩,多么希望能在她的身上得到点启发。怀着这样的心情,记者有幸走进她的世界,与她作面对面的交流。
记者(以下简称“记”):很感谢今天你能过来接受我们的采访,和大家交流你的经验。
陈丹丹(以下简称“陈”):其实今天我能取得这么多的成就也都是靠老师、师兄、师姐的不断指导,他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也觉得有必要将这些有价值的东西传授给学弟学妹们,让这些经验在江财一届一届的传承下去,也算是作为学长的一种义务吧。
记:我们知道你在校报当了四年的记者,能不能说说这几年来的经历,说说当记者的收获?
陈:说到校报,真的很感谢它,在这里我得到了很大的锻炼。记得那时大一,我写了很多简讯,因为这还被称之为“简讯王”呢,到了大二的时候就开始写大稿了。写这些东西很能培养写作的能力,另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培养了新闻的敏锐感。在学通社里有几次比较大型的采访活动我记得很深,一次是七八级校友聚会,还有迎评促建,这些活动校报都派出大量的记者进行追踪采访,我也有幸的成为其中一员,通过几次活动的锻炼,明显感受到自己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得到很大提高。后来八十年校庆时我又参与了采访安排、组织写稿等工作,在那次活动中,可以说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得到了再次升华吧。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很多……所以说真的很感谢校报给了我这么多锻炼的机会。
记:我了解到你除了当学生记者外,还一直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
陈:是的,算一算加上今年我已经当了十年的团支书了。
记:你当了这么久的学生干部,又都做的这么好,秘诀是什么?
陈:也没什么秘诀啦,要非说有的话我想应该是真诚和责任心。什么时候都要站在同学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想清楚他们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他们有时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抓住本质的东西,然后再用心的跟他们沟通,再想办法解决问题。对同学的事情一定要负责任,仅此而已。
记:你读的是金融专业,然后又修了法律二专,而且又完成了CPA的三门课程考试。为什么会选择读这么多不同专业的课程呢?
陈:我是觉得财经类的学生不应只满足于本专业的知识,应该多学习一些相关的课程,将自己培养成复合型的人才。从大一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学习框架,金融是我的核心课程,然后根据这一个核心再去发展一些辅助的课程,就比如说法律和会计,它们相互补充,让我的知识框架更加的完善。很感谢咱们学校的这种学科体制,因为我可以利用选修课学分去学习很多会计的课程,二专又让我学到了法律的知识。当然我学这么多不同的课程,只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有的同学就是全心钻研自己的一门专业课,我认为,只要是适合自己的,都会有很大的发展,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认识自己适合哪一种学习方式。
记:你是从大一开始就给自己定下了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啊?
陈:对,我认为现在的你是由三年前的你决定的,也就是说现在的你将决定三年后的你,所以大一就应该给自己定一个目标,然后才能一步一步地去实现。说到学习我想多说一点,现在有些同学老是抱着60分万岁的念头,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认真的去对待每一场考试,能考90分就不要考89分,从现实来看,以后找作的话,你的成绩越高,积分点越高,这样被用人单位录取的机会也就越大了。当然平时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那些你觉得重要或是感兴趣的课程上面,但对于考试,应该不分轻重,认真的去对待它们。
记:工作与学习你都做的这么出色,那你是怎么去平衡这两者,怎么去安排时间的呢?
陈:出色就说不上。对于平衡这两者,其实我也花费了很长的时间才做到的,主要靠合理的时间安排计划,学会时间管理。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当你学会了如何管理时间,无形中也是会延长自己的生命。多学点时间管理方面的知识。这很重要。
记:你觉的那样累吗?
陈:有一句很俗的话是这么说的:人生就像一杯苦茶,对于它你是愿意一口气喝完呢,还是一口一口的喝?我想一口喝掉的话以后就不会再觉的苦了,甚至会有甘甜的回味,如果一口一口的喝,就有可能苦一辈子。所以现在多累一点也没有什么。
记:你成绩这么好为什么不选择考研而选择与华为签约呢?
陈:这是我对财经类专业的理解,我觉得像金融、会计这种应用性的文科不像物理、化学那样,需要从本科到硕士,甚至到博士这样连贯性的学习,相反它更强调的是实践能力,所以先出去工作几年,以后再考虑回归学校,把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我想会更好。这也不是说毕业后马上考研就不好,应依个人而做决定。需要强调的是财经类学生不能放弃对逻辑思维训练型学科,如数学的学习,就算先出去工作了也要不断的给自己充电,要不以后想再拾起书本来考研就难了,还是那句老话:活到老学到老。
记:在平时的学习工作中会感觉有压力的时候吗?
陈:总会有的。
记:那你是怎样面对它们的?
陈:有困难有压力我会感到很庆幸,很好,真的。我是一个喜欢挑战的人,我认为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压力与困难也正好给我提供了一个锻炼的机会,所以也不太懂得用什么方法去减压,更多的时候还是想着怎样去挑战、克服困难。
记:能说一下你最欣赏自己哪一部分嘛?
陈:我想应该是责任心,还有真诚吧,对了,还有就是好学。
记:如果让你送一句话给学弟学妹,你最想跟他们说的是什么?
陈:作为江财人,我感到很骄傲,我们每一位江财学子都应该有这种意识。母校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学习和发展环境,我们该如何报答她呢?我希望学弟学妹,特别是大一的学弟学妹一开始就要作好大学的规划,多学些知识,以后更好的回报母校。就像我们常说的:今日我以江财为荣,明日江财以我为荣。
转眼两个多钟头过去,采访接近尾声。最后陈丹丹这样说:“我还只是大四的学生,没有能力像郑跃文他们那样给学校物质上的捐助,我现在唯一能回报母校的就是把以前我们的学长教给的东西跟我自己总结的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学弟学妹,让好的经验能在江财一代一代的传承,这是我想做的,也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
采访结束了,在这次的采访中,陈丹丹并没有让我们看到她身上所拥有的光环,更多的还是对我们真诚的指导。她说现在正试着把自己的东西化成文字。真心的希望她的心愿能够实现:让有价值的经验在江财得到传承。(方邵阳 蒋杂云 张宸 李守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