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上午,我校召开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工作推进会。校党委书记刘耀彬,校长邓辉,副校长阙善栋、袁红林、贺丹君出席会议,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校长邓辉主持会议。
刘耀彬从立足根基、思路方向、核心要点三个方面对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提出了工作要求。刘耀彬指出,职称评审工作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的核心之一,要充分发挥服务学校战略和汇集学校资源的功能,坚持“院办校、动态调整、特色发展”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卓越评价要求;要以“分类、综合、动态、高质量”为导向,以分类评价为基础,突出校内外综合评价,顺应学科变化动态调整,推动教学科研事业全面高质量发展,助力学校“三大转型”建设。刘耀彬同时强调,职称评审工作要处理好“新标和旧标”“放权和监管”“优秀和卓越”“全面和突出”“重点和特殊”五个维度的关系。
邓辉强调,此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是学校“三大转型”的基础也是重要助推器,要将职称评审从“行政化标签”转化为服务人才发展,匹配国家、地方和学校战略需求的“指挥棒”,进一步创新高级岗位额度管理,通过职称评审制度建设支撑学校高质量发展。邓辉指出,要落实对思政课教师及教学型教师的教学实绩要求,扭转“重科研、轻教学”趋势,对为学校教学事业辛勤奉献的教师创造更多职业发展机会;对于辅导员职称评审,要促进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发展,充分体现履行本职工作情况,引导辅导员队伍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学业发展指导和成长成才规划等实践工作。
阙善栋强调,要为教学工作量饱满、教学水平突出、教学成效显著的教师完善发展通道;进一步突出“四个卓越”要求,将更多创新型指标列入评审体系,激发教师创新活力。
袁红林指出,要进一步优化岗位额度管理思路,针对不同的学院采用不同的标尺;辅导员职称评审要以满足学校内部工作需要为基础,提升学生思政教育成效。
贺丹君指出,辅导员职称评审制度改革要结合辅导员岗位职责,激励辅导员队伍聚焦本职工作,把工作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的日常教育和管理工作中;同时要强化社会服务成果在职称评审中的运用。
会上,人事处从工作目标、工作思路、具体举措等方面就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工作进展进行简要汇报,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职称评审改革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图文/人事处 编辑/曾咨淇 审核/一审 姜莹 二审 赵旻 终审 成亚林)